【治国理政地方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时代新意

2016-04-08 16:2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身体力行在全社会宣传新发展理念,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4月6日人民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的是前辈栽的树,要过几辈后才能长大成荫,后人才能乘凉,说明树木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也表示目前进行的工作,可能要在以后较长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效益和价值。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植树、两次提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见意义之深远。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这不仅仅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更是吹响了绿色发展的总号角,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发展林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马路宽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却成了奢侈品;我们体会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从未像今天这般紧迫,绿色发展理念也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要。总书记希望全体人民能够以植树造林等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同时身体力行在全社会宣传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抓牢抓实,在跨步前进的发展建设中,保护与发展并存,金山与青山可以双赢。

同时,总书记更积极倡导“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这就要求全国上下要拧成一股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攻坚克难,凝神聚力,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然而,现实中,有许多工作都属于打基础的“栽树”性质,这些工作通常都属于“潜绩”,而非“显绩”,很容易被忽略。因此,一些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试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是开始急功近利,背离科学发展观和群众意愿,搞政绩大跃进,长此以往,不仅无助于社会的发展建设,还会引发很多新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正如习总书记谈到的:“作为领导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通过磨砺坚强党性,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因此,领导干部要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勇敢地、主动地、自觉地担负起打基础的重任,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甘于奉献,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这样,才能为后人种好树、铺好路,做好表率,我们的理想才能传承,我们的事业才能延续。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