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往春天的列车”带火的清明

2016-04-06 16:1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清明时节,祭祖、踏春。由于清明假期的出行特点和假期较短,中短途周边游,从南国到北疆,快速成网、来往便捷的火车,俨然成为了众多社会民众实现绿色出行、环保出游的新选择、新常态。

据悉,清明假期仅北京铁路局就共计发送旅客440.97万人次,同比增幅15.5%。其中,4月2日最高单日发送旅客128.3万人,同比增幅达11.9%。比历史记录2015年10月1日还多发送旅客5.3万人,增幅4.3%,再创北京铁路局单日发送旅客新纪录。

细细盘点,这样的历史新记录还远远不止于此。4月2日清明首日,被誉为“高铁第一站”的——北京南站,就是实现单日发送旅客18.5万人,创站建站以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被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 ” S2线,期间共计发送旅客2.3 万人  同比增加0.9 万人, 增幅64.3 %。就连途径十渡、野三坡、百里峡的北京西至大涧6437/8次,平日里鲜有人知的绿皮车列车,也出现“井喷式”增长,仅北京西站就发送旅客达2121人。

与此同时,在去年刚刚开通运营的京蓟、津蓟以及津保铁路也逐渐发挥出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惠及京津冀区域内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与红利。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作为津保铁路始发站的天津西站发送旅客就达到3.5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整个假日,天津西站更是创下了发送旅客22.85 万人的新记录,同比增加7.03万人,增幅高达44.4 %。

城际铁路为骨架,市郊交通为脉络,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越来越便捷的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如果说为环渤海地区快速流动的人员、产业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融合,提供了便捷的大通道和发展新契机,良好扩散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孕育的话,那么,由此带来的尤其是在诸如利用清明小长假期间,选择乘坐火车实现举家出行、出游的绿色环保新尝试,共享城市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则已经成为域内众多老百姓实实在在能感受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和享受的新变化、新常态抑或新选择。

还是那句话:方便才能改变。再雷人的口号,也不如实实在在的行动。从铁路的发展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激活老百姓出行、出游的冲动,带火周边旅游市场和资源巨大的外溢效应,更有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方向、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度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