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延迟退休背景下的干部“早退”是把双刃剑

2016-04-05 16:3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时下,延迟退休是社会热议话题。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但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4月5日 《瞭望》新闻周刊)

从分析看,干部早退现象的出现,与机构改革、利益嬗变、“为官不易”、能力不济等因素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干部忙早退,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因此,要想解决干部早退,还需要多方着手,共同化解。

首先,早退是机构改革的结果。随着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机构被整合,机构合并了,撤销了,但是多出来的人员怎么办,如何消化,这就成为摆在很多地方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些地方就出台政策鼓励适龄干部早退,以此来消化富余人员,给年轻干部腾位子,提供晋升空间,照理说,这种方法也无可厚非,也是无奈之举,看似解决了干部富余问题,可是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这些年富力强,具有领导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人员退居二线,实在有些可惜,也是人才浪费。再者,很多时候年轻人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却往往不如那些早退的人员,在处理应急事件方面等显得力不从心,这显然不利于工作开展。也容易造成人才断层。因此,一味鼓励干部早退,并不利于工作。

其次,这些干部早退后,工资待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一级,也就是在这样的利益刺激下,一些干部才急于早退,甚至催着组织部门办理早退,可见一些人渴望早退的急切心理。领导干部为了事业,辛苦大半辈子,退休后能享受相关政策,保证今后生活无忧,这也是人之常情,更是组织关怀,可是关怀也应有度,干部在职时,已经享受了很多福利待遇,退休后,这些福利待遇足够他们衣食无忧,完全没有必要再提高一级,再者,早退干部待遇提升一级,不仅有失公平,也没有法规依据,完全是一些地方的“潜规则”。因此,提升早退干部待遇值得商榷。追问一句,干部早退可以享受提高待遇的政策,那职工呢,职工退休为何不能享受这样的福利?干部工作辛苦,职工就不辛苦吗?这显然违背基本公平。

再者,干部早退与延迟退休政策相悖,我国一直鼓励职工延迟退休,可是一些地方却在鼓励干部早退,为什么职工必须延迟退休,而干部则可以提前退休?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干部早退美其名曰是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晋升空间,如果这点说得通,那为何还要实施职工延迟退休,职工延迟退休不是更加占据工作岗位吗?因此,干部早退与延迟退休相矛盾,如果干部“早退”的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成为延迟退休政策执行道路上的绊脚石或拦路虎。一方面实施延迟退休,一方面干部却在忙着早退,这样矛盾的局面不仅加大了延迟退休的执行难,也违背社会基本公平。

不可否认,干部早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放在延迟退休的大背景下,干部“早退”无疑是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挥舞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社会公平造成巨大伤害。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合理引导,对退休干部进行合理利用,引导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既发挥老干部专业特长和领导能力,也能给新干部成长提供支持。

新闻细读:干部为何忙“早退”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