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古建筑修缮事后变脸不如事先监管

2016-04-01 15:3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杭州西湖之畔的“秋水山庄”成了“网红”。灰白和彩色的两张对比照片引发网友吐槽。山庄门楼开始被刷成了鲜艳的黄墙红字,后来门楼的黄色又重新刷回了灰色。杭州市园文部门表示:秋水山庄作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应该经过报备或报批程序后才能实施保护性维护或修缮。但他们这几次刷新都没有报备。(4月1日《北京晨报》)

秋水山庄是1925年著名报人史量才为夫人沈秋水所建的别墅,山庄借鉴《红楼梦》中怡红院意境而造,房屋造型、建筑材料和色彩搭配都别具匠心。新中国成立后,秋水山庄作为新新饭店的分部,并以名人史迹的身份被列为杭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山庄虽谈不上年代久远,但却颇具有文物价值。

就是这样一座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却长期游离于文物部门的管理之外。据介绍,秋水山庄地处西湖之畔湿气较重导致色彩褪色,新新饭店决定对山庄进行刷新。这次刷新因为土豪金而被网友吐槽,之后又被刷回灰色。山庄频繁“变脸”终于把文物建筑修缮报备审批的事情弄到了台面之上。实际上,这两次刷新并不是首犯行为。在此之前,每隔两三年都要对门楼刷新一次,也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备。

山庄两次刷新频繁“变脸”,不仅破坏了文物的色彩格调,而且极易对文物造成伤害。在舆论的关注下,杭州市主要领导市委书记赵一德做出批示,强调“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要慎重对待,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副市长项永丹也表示“在城市房屋建筑整治中,应尊重专家,广听民意”。应该说官方的反应和应对非常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

然而反问一下:如果不是网友的吐槽、舆论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秋水山庄是否会堂而皇之地刷上“土豪金”而傲立西湖之盼呢?答案不言自明。

放眼全国各地,类似于秋水山庄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年02月0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十大文物破坏事件”,不仅有文物在修复中破坏,而且还有文物被擅自拆除,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旧城改造中也主导了文物破坏行为。除了被公布的文物破坏案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省级、市级、县级文物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任其自生自灭。

秋水山庄的“变脸”让市民开了眼界,更给政府上了一课。如其修缮中事后“变脸补救”,不如事先加强“监督管理”。这就需要政府及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责任。

一是对所有文物建档造册,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摸清文物动态,制定应急预案;二是落实严格的修缮保护报批制度,所有列入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名录的文物,凡需修缮必须报同级政府文物部门审批;三是修缮文物应广泛听却专家学者和市民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选聘具有文物修复资质的施工单位对文物进行修复。

但愿秋山山庄抹掉“土豪金”之后,能够重新找回《钱塘旧梦》!

新闻细读:杭州古建筑竟被刷成土豪金:网友吐槽秋水山庄色彩突兀 杭州市政府回应:修缮应慎重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襄阳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