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广西南宁市《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现场,面对曝光的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有车一族入住廉租房、盖一次公章“收费”2000元等问题,多名市民嘉宾当场激动抨击指责,其中一名市民还给到场的县委书记们送上“苍蝇拍”,期盼这些官员能严惩腐败以正风纪。(3月28日中国新闻网)
“电视问政”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近年来,多个省市都曾举办过“电视问政”直播节目,面对观众犀利而诚恳的问题,官员答之以庄严的承诺和真挚的道歉,这种崭新的问政形式逐渐改变着官员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无疑是民主监督的一大进步。这场在南宁电视台进行的节目中,县委书记被送“苍蝇拍”可见群众对于基层“苍蝇”的痛恨,也折射出当前部分官员面对新的执政形势还存在一些“硬伤”。
此次南宁电视问政涉及的问题,大多是群众反映最强烈、对群众生活影响最大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与项目建设、城镇建设规划实施等“大头”来说,算是“小字辈”,但这个“小字辈”却不容忽视,“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做好了,群众买账了,那些大事也就好办了。倘若面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办不好、办不了却脸不红心不跳,这样的官员“官位”也就不保了。
官员有“回去积极打‘苍蝇’、惩腐败、正风纪”的认识,电视问政就起到了巨大的功效,送“苍蝇拍”,不是给干部找“难堪”,而是促进领导干部“做足功课”;不仅要求干部“临阵磨枪”,更要求干部“干好日常工作”。这个过程,得把群众当老师,群众提出来的问题,多为“切肤之痛”,多数群众是宽容的,如果不是达到一定程度,大多能对付过去。问题找准了,开了“药方”,对症下药,看看达到的效果,群众是不是满意了,这样的“惭愧”才更有意义。
当然,“惭愧”以后更要提升执行力,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群众对官员改正作风满不满意,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放不放心,想看的绝非官员们在台上的表演,想听的也绝非华而不实的言辞,而是要看他们能不能把承诺落到实处。毕竟,官员们的表态虽然可以让百姓吃到定心丸,但只有把问题整改到位,才能让群众把心放到肚子里。试问,官员们如果只是做些“应景”的自我批评,却不能在畅所欲言之后将问题整改到位,久而久之,只能让电视问政成为“说学逗唱,不过如此”的表演节目。
电视问政让群众真正成为了“布衣参事”,而面对“苍蝇拍”,官员只有惭愧了,流汗了,有所触动了,问政结束以后把老百姓的事儿办好了,电视问政才不致于“跑皮儿”。“问政”的根本目的是畅通民意,把群众的问题“摆上桌面”,将整改落实“一抓到底”,决不能台上做广告,台下摆架子,只有发扬刮骨疗毒的精神,才能给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愿官员们面对“布衣参事”们质问后的承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