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在职公务员禁考须广开遴选渠道

2016-03-24 15:3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118424488_14587810874791n

今年以来,20余省份密集启动了2016年公务员“省考”的招录工作,一些省份今年的公务员招录扩招幅度较大。在公务员“国考”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的背景下,多省份今年的公务员招录中,也仅向“体制外”开放,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3月24日中新网)

公务员招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录用政策,应该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国考”或“省考”中,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有一定合理性,但与此同时,必须为在职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异地就业公务员广开遴选渠道,调任渠道。否则,盲目地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很可能造成新的更大的不公平,并加剧系统内“阻梗”现象。

禁止在职者报考公务员招录考试,其正面效果不容忽视。在职者报考公务员,很可能让年轻在职公务员产生“骑马找马”心理,不断参加各种考试,以至不能安心工作,荒废主业。而且,在职者与未就业者在同一平台竞争,无疑会提高未就业者竞争难度,允许有“饭碗”者与无“饭碗”者抢“饭碗”,显然是变相的不公平。

但各地决策者禁止在职者报考的同时,必须考虑系统内人力资源向上流动和向发达地区流动问题,非基层机关工作人员的基层工作能力问题。第一,大多数基层工作人员,应该都有向上级机关流动的强烈意愿,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在职报考者绝大多数是基层人员,或者非发达地区公务员。武断教条地禁止在职者报考,无疑阻断了基层公务员向上流通的途径,打破了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向发达地区流动的梦想。对收入有限,工作环境艰苦的基层工作人员而言,能够向上流动显然是一项激励红利。该渠道被堵住时,对其打击可想而知,不排除造成一大批“混吃等死”,做天和尚撞天钟的碌碌无为者。

第二,对非基层机关,如果流入大量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并非好事,当不了解基层实际,不接地气者成为决策者时,极可能被下级蒙蔽,更可能做出无法推行,贻害无穷的决策。此外,异地任职者或两地分居者本可通过考试解决的难题也将无解。

当然,近几年,各地均在逐步试行遴选制度。但不能忽视的是,遴选公务员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等指标很难量化,不排除暗箱操作的可能,且其笔试和面试的公平性及权威性往往不及公务员招录考试。而异地调任,则需极强的人际关系及协调能力,更是为普通公务员所奢望。这一背景下,不顾各地具体情况而一概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不利于公务员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关闭门的同时,必须给他人打开窗户,而且这窗户还不应是为有权有钱者订制的“后门”。因此,没有广开遴选渠道为前提,就不宜盲目禁止在职公务员报考,否则,优待基层就是空话。这种遴选渠道,必须确保与公务员招录具有同等的公平、公正、公开性,而非沦为“私人订制”。譬如,除非需要特定人才,非基层机关不得招录无基层工作经验者,必须通过遴选基层工作人员充实人才。

该遴选可借助公务员招录平台,与公务员招录同时进行,使用同一试卷。但采用定向招录模式,即上级机关的岗位应在基层工作年限,行业性质等方面做出限制。这样一来,遴选与招录将是一个平台,两种渠道,并行不悖,互不干涉,共同为公务员队伍充实有效的人力资源。

新闻细读:20余省份启动公务员招录 多地明确在职公务员禁考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史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