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又到学雷锋月,各地掀起不同的学雷锋高潮,学习形式呈现多样化。弘扬雷锋精神,其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50多年来,雷锋精神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是先进文化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某部队“雷锋连”时曾说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现今,学习雷锋精神,已不仅仅局限在做好人好事上,更是同我们的志愿服务结合在了一起,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带动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精神所强调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正是雷锋精神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实现学雷锋常态化的积极尝试。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由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活动,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由政府机关号召的,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党员中推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学习雷锋”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学雷锋常态化。从近年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来看,想要将学雷锋常态化,仅靠单次的活动推动还不够,还要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从机制上予以保障。
一是将“学雷锋”活动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确定下来。将党员、工作人员纳入志愿者管理,并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组成不同的志愿队伍,分特色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活动范围扩展到社区、学校、基层群众中间,制定完整的志愿服务计划,坚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做实、做深、做久。
二是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网格机制。学雷锋活动要以线为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条块结合模式。社区、学校、企业、机关横向关联,各单位主体间既相互关联合作,又层层制约,单位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并将社区出具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卡作为晋级、考核的内容之一,确保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创新形式、丰富“学雷锋”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学雷锋已不仅仅局限在做好人好事上,想要“学雷锋”活动长久化,就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将医疗义诊、法律咨询、教育讲座、关爱孤老、职业培训、工作推介等内容纳入服务项目并形成常态化,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实惠和帮助,让志愿服务活动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而不是流于形式,做做样子。
四是做好对接工作,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目前,上级各部门号召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日”等多种活动,文件下发了、活动安排了,可在对接中,经常性的出现对接“困难”,尤其是社区在与区、市上级单位对接中,往往因与上级单位无工作业务往来和职责联系,而无法准确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又在协商活动时,无力协调上级单位,形成“沟通困难”。对此,建议上级部门主动同街道或社区对接,派专人负责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活动开始前,主动联系社区,协调服务活动内容和方式,而社区要全力配合、安排活动项目,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不是一时一己之力,需要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将雷锋精神内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