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活动提升素质教育水准

2015-12-07 19: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日前,北京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北京市教委在暑假期间已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开放性科学实践课资源单位和项目。目前,经过专家评审的851个活动项目已经上线,这些活动项目涵盖自然与环境、电子与控制、健康与安全类、结构与机械类、能源与材料类等。

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时,都雄心勃勃地说,长大了想当科学家。然而,现实中,他们可能连做试验的仪器都没有碰过,也许考试还行,动手能力却很缺乏。学生希望学习的知识能够用起来,家长希望孩子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能培养动手能力。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动手,这样的学习学生、家长、社会都不满意。学校要打通书本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屏障,让学生既学好书本知识,也会动手操作。

怎么样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呢?如果只是做些平常人都能完成的普通工作,这样的实践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对学生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北京市给孩子们打造的“实验空间”,因为具有科技含量,对孩子的启发更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科的书本知识。这是因为,北京市整合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资源。“小小实践家”,动用的却是社会大资源,而且是科技资源。这样的社会实践,是动真格的,具有一定的水准,学生真正受益匪浅。而从规模来看,也相当大。2015-2016学年度,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初一学生预计88917人,至少需要安排110万人次活动。可见,在学生社会实践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

为了让科学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北京市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建立由学校教师和资源单位共同参与的成绩认定系统,制定“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生成绩认定标准,对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两方参与评价,确保了活动的成效。学生参加了科学实践活动,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课的时候,会感到有趣得多,也会感到轻松许多。而更大的价值还在于,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学生更能将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产结合起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会增强。

开展素质教育,北京市的科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素质教育既要开展,也要注重质量;既要有课程,也要有评价;既要有项目,也要让学生动手;既要有实践,也要有科技含量。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左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