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延迟退休五年过渡重在消除连锁反应

2016-02-29 14:3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60229141143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透露,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5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再实施。(2月29日《京华时报》)

延迟退休作为社保改革重要部分,一直是各方关注焦点。现如今,此项改革在养老金统筹、养老制度并轨、社保缴费费率调整等系列社保改革推动下,已从要不要“延退”的讨论阶段即将进入“延退”五年过渡期。可见,延长退休年龄不仅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即将成为现实。然而,作为一项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相关部门既已决定延迟退休年龄,就应消除连锁反应,把一些焦点问题在征求意见前向民众讲透。通过翔实的数据,解答民众心中疑惑,如此,延迟退休就能赢得更广泛支持。

事实上,作为一项重大公共政策,作出调整前都应考虑民众的利益诉求,满足民众知情权。首先“延退”对养老金影响方面。五年过渡期内,过去的空账规模能减少多少?是否经过过渡期以后,会存在养老金寅吃卯粮情况?把这一根本问题说透,既能消除人们未来保障兑现顾虑,也能平衡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养老方面的心理落差,更能让民众算出晚退休几年,是有利,还是不利,从而更大限度获得政策的支持。

其次,延迟退休对职业生涯影响方面。就个人而言,延迟退休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一直以来,大部分人都按照现行的女性55岁,男性60岁的退休政策规划自己的人生安排、缴纳社保费。因此,在延迟退休打破这种局面时,对职业生涯造成的实质影响应有合理注解。如:修订劳动合同法,完善带薪休假制度,从就业制度改革等多方面消除调整退休年龄本身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让人们理性地理解延迟退休政策。

最后,延迟退休对发展持续性影响方面。当前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对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存在不同影响,如: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等在60岁正值职业黄金期;企业普通工人到了60岁,或因身体原因期望正常退休。而人口普查呈现的老龄化加剧、新增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使延迟退休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就应从发展持续性影响上给出如何改、怎么调的基本决策,尽可能顾及到更多层面的民众利益,从而使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甚至加强。

可以说,消解延迟退休系列连锁反应,五年过渡期是关键期,能够消除阻力、实现新突破。相信通过精算平衡的延迟退休五年缓冲,必能以稳妥方式消解各类连锁反应,为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新闻细读:延迟退休方案2017年将出台 或2022年实施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陶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