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拄拐做手术,儿科医生的无奈和坚守

2016-02-24 08: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28739891_14561044620221n

张勇拄着拐杖查房 通讯员李彬摄

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穿过50米长的走廊,进了病房,俯身检查。他一只脚站着,另一只打石膏的脚靠着床沿,弯着身子,检查得蛮仔细。

这个患者家属眼中的他叫张勇,武汉儿童医院整形外科的医生。在儿童医院,带病带伤上班的医生,张勇不是个例。张勇所在的整形外科有50张床位,按正常比例,应该配12名医生,但实际情况是长期只有10人,现在进修一人,若张勇病休,实际在岗只有8人,平均一个医生要负责管床9个患儿,根本忙不过来。按照1个儿科医生管理4张病床这一最佳配备比来计算,仅湖北省,儿科医生缺口至少有2万人。全国儿科医生的缺口据不完全统计是20万人。

二胎时代的来临,让捉襟见肘的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更加凸显。儿科医生“难招”也“难做”,众所周知。因为面对患者的特殊性,儿科医生普遍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薪酬待遇低、职业风险高、就业幸福感不强,从而导致了儿科对口从业意愿不强,岗位稳定性相对较差。

好消息是,儿科医生的缺口问题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国家卫计委正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这意味着,从1999年起停止招生的儿科学专业将有望时隔17年后恢复本科招生。但生源问题最多只能解决一部分专业儿科医生“难招”问题,如何解决儿科医生“难做”问题,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让医生在制度范围内,保存职业体面尊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核心问题。而不是依靠少数医生的“奉献”行为,用“敬业、奉献、情怀” 绑架医生的职业选择,忽视医生自身的职业需求和权益。成熟完善的制度从来不是以牺牲个体的权益获得的。而是让个体在制度中享受权益,分担义务。

我们希望有更多像张勇一样爱岗敬业的好医生,更希望有一个让好医生生病受伤可以安心休息的机会,因为他也可能成为一个病人,将心比心。(香山评论专职评论员 池青)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