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导盲犬被掳,倒逼国人对导盲犬加强认识

2016-02-23 15:4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它是我的家人,像孩子一样,不管花多少钱,只要乔乔能回来就行。”盲人按摩师田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上午8时许,他的导盲犬乔乔在自家按摩店门口,被几个人驾驶一辆五菱面包车掳走。(2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导盲犬对盲人意味着什么,或许很多人都能回答,觉得它是“盲人的手杖”、“指路的工具”,是视障人士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导盲犬的真正价值,以及它从一只狗衍变成视力障碍人士 “眼睛”的不易,如果真了解,想必也不会有人简单的将导盲犬仍定性为“狗”,也不会有掳狗之人。“人”眼看“狗”低的抢掠行为。可见,对于导盲犬,国人还需重新“认识”。

不可否认,导盲犬是狗,掳狗之人很难辨别这是一般狗还是导盲犬,是普通还是金贵,但如果这样为自己辩护的话,何必重新“认识”呢,草草了事得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导盲犬背后的非比寻常,关乎的不只是一条狗命,更有残疾人是否被善待,以及城市文明、人文关怀是否得到体现?

目前,我国进入视力残疾人家庭的“持证”导盲犬数量仅有不到百条。而国际上规定,一个国家只有1%以上的视力残疾人使用导盲犬时,才能称之为导盲犬的普及。根据2012年的人口普查,我国有1731万视障人士,按照这个比例估算的话,我国导盲犬数量需求应该在17.31万条。百条与17.31万条,这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暴漏出的不仅是导盲犬的严重不足,更有我国千万视障人士的生活保障“残疾”。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导盲犬在中国这样短缺呢?

一是,培训难,时间长,淘汰率达60%。试想,体型不合格,太静或者太动,哪怕只是爱叫,只是贪吃,甚至不喜欢电视,如果不能在训练中改正,有一点点瑕疵都必须淘汰掉,那么足见成为导盲犬的不易。

二在于培训资金支出巨大,一犬需12万到15万元,这其中不仅有狗粮支出,更有免疫、洗澡、驱虫、训练用的耗材、导盲鞍、牵引绳、训练场地的设备费用等等,而且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也是不容忽视的。三在于,导盲犬训练基地专业性强,训成后无偿捐献给视障人士使用,无资金回收,这也导致导盲犬训养受到发展掣肘,无法形成规模,没有“规模”,何谈让视障人士生活得到保障。

一个文明成熟的城市首先应具有弱者视角。导盲犬能够懂得很多口令,帮助盲人更灵活、自由、自信及独立地在街上行走,无需经常依赖他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保护,而不是无知的将导盲犬当做一般的犬,恶意逮之。重新认识导盲犬,实际上是在探讨怎么善待残疾人,怎么能让残疾人从身体到心理能享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和起码尊重。

在笔者看来,将掳狗之人尽快捉拿归案,找到导盲犬固然重要,但在全社会灌输导盲犬知识,给导盲犬挂上“导盲牌”,避免让不法之徒错认更重要,如此,才能让偷狗、掳狗之人不再人眼看狗低,否则,导盲犬知识得不到普及灌输,下一次的掳走导盲犬事件还会上演。

新闻细读:导盲犬在家门口被人装进面包车掳走 全国仅70只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吴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