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稻壳充小麦盗官粮,监管为何打盹

2016-01-18 15:0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89581DAFEDFAEDD9B4DC75B50934D2C5

原本是国家托市粮的委托“保管员”,利益诱惑之下竟然成了监守自盗的“硕鼠”——记者日前在河南光山县调研采访获悉,当地一家粮油公司在收购、储存国家托市粮期间,用稻壳冒充小麦,以此“乾坤挪移”手法盗卖库存粮食。调查人员顺藤摸瓜发现,此前该公司已用伪造票据多次骗取国家购粮款和仓储保管费,涉案金额超千万元。(1月18日《经济参考报》)

用“乾坤挪移”手法盗卖库存粮食,这种瞒天过海的手法,确实雷人,真的“胆子也太大了”。

在骗取国家资金方面,某些地方某些人真的无所不用其极,胆大包天无法无天。当年,安徽某地也是在粮食储存方面欺骗时任总理朱镕基,惹得朱镕基总理震怒。

面对上级资金,总有人存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拿,这也算人之常情吧。并且在这方面他们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查得出,算他倒霉,查不出,或者说最终能蒙混过关,那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多好啊。想当年,清朝库丁冒着生命危险把银子藏肛门里偷出去,这办法都想得出,当今的一些人,在玩欺骗手法上面更是步步精彩,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硕鼠”盗粮皆因“猫儿”打盹。不怪敌人太狡猾,只怪我们自己太麻痹大意。在此,监管部门要加强防范,这是最重要的事。想到笔者自身的一项工作,那就是与粮食部门打交道。说实话,每年我们也在为下级粮食企业争取上级资金的,但如何防止这些钱不被滥支冒领,我们与粮食主管部门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对某项粮食仓储的国家专项资金,我们不仅到企业现场去看,还在建设工地安了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这样就有效地防范了有些企业领了资金不开工等现象发生。

“猫儿”不能打盹,这是职责。不要认为资金下拨了,就万事大吉。资金下拨只是第一步,这前后的工作要做深做细,才能避免后来的焦头烂额。主管部门要将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齐全,同时采取明查暗访,安排有奖举报等方式,将每一笔国家资金的安排监管好。工作无漏洞,不法分子也就钻不了空子。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周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