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央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央企党组织与企业同时诞生,几十年来,党建工作深深植根于企业干部职工中,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整个过程,成为涵养优秀企业文化的深厚土壤。赵乐际同志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这些转化后的优势主要就体现在先进的企业文化上,并最终转变为央企的生产力优势。
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央企,其先进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艰苦的创业期间,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痛苦蜕变阶段,抑或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管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初期 “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势,到现代化新时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等等,无不体现着央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示着央企的自信心与战斗力,也极大彰显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优秀精神文化的产生源自于央企干部职工思想上对党的坚定信仰,其发扬光大得益于央企党员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和身体力行,经过传承和升华,汇聚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央企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拥有了更加稳定、可靠的保证,这是国企发展过程中,也是党的发展史上积累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气质的集中体现。在中央企业提升整体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凝聚职工队伍、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等方面,企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发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很长时期的沉淀。多年来,经历了改革重组和现代化变革的央企,在其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偏离过原有航道,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党的领导,并主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和干部职工新需求,通过各个时期多种形式的党组织建设,使党建文化在国有企业中形成了深厚的组织基础和文化基础。尤其是这些年,央企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三个代表”、“创先争优”、“三严三实”等教育实践活动和专题学习中来,一方面,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管理能力、工作方法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增强了企业软实力;另一方面,在破解难题、落实任务中,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继续开拓奋进。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在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今年6月,中央巡视组向部分央企反馈的巡视情况显示,“部分央企党组在管党治党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带病上岗”“带病提拔”时有发生、“有的央企选人用人不规范”“个别干部生活腐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反映出党建工作地位淡化、作用弱化、措施空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严肃整治,将严重侵蚀企业优良的文化传统,影响企业干部职工的精气神,阻滞企业在改革与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在央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党的领导不是削弱了,而是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除了要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理念,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还要创新组织活动形式,营造更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使央企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引领发展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