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火腿肠不算荤菜”食安部门"吃素"

2015-12-14 14:3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28519759_14497916066011n

广东省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促进膳食营养均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学校食堂合理安排膳食,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将不算荤菜。(12月13日《京华时报》)

火腿肠、丸子、烤串、腊肠等菜品是男女老少童叟皆知(有宗教信仰者除外)的日常菜品。记得上初中时,学校组织郊游时家境殷实的同学都以携带火腿肠为荣,我们这些家境窘困的同学垂涎三尺。

在那时的记忆中,火腿肠、腊肠不仅是荤菜,而且是档次较高的荤菜;那时的味觉中,火腿肠、腊肠口感筋道肉质纯正,吃一次甚至“肉味绕梁、三日不绝”。直到日前,广东省下发《通知》,把烤串、火腿肠等腌制食品逐出“荤菜界”,我才意识到,原来火腿肠已经不算荤菜了。

实际上,在我的印象乃至更多人的印象中,火腿肠、腊肠一直是荤菜的。但是为何现在火腿肠不算荤菜了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火腿肠里面“荤腥”材质含量少了或者没了。

与我们读初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现如今的火腿肠、腊肠肉味口感已然淡去,除了整个社会物质更加丰富外,更多的恐怕是制作火腿肠、腊肠等食材的减料或变料。

火腿肠、腊肠缘何造假屡禁不绝?说白了就是食品监管部门长期吃素——不作为或作为不给力。火腿肠、腊肠作为荤菜并没有原罪,有罪的是不法企业、商贩和食安监管部门。

实际上《食品安全法》对火腿肠、腊肠、丸子等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经营及违法处罚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按照食安法的要求制作生产,那么火腿肠、腊肠还是能算作荤菜的。之所以如今不能算作荤菜,原因就在于食安法的执法监督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仅仅限制火腿肠作为荤菜,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也无助于促进学生膳食营养水平。要想解决火腿肠的荤素身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必须主动履职尽责,从源头上杜绝造假行为。对于食品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实行严惩重罚,建立健全违法者终生禁入制、违法连坐责任制、吹哨人举报制、严重违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让违法企业无处藏身,一朝违法终身禁入。

当食安法武装到牙齿无人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时,火腿肠、腊肠的肉味必将满口生香,也会成为餐桌上一道可口的荤菜!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桂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