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让教育改革有了灵魂

2015-12-09 18:4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1月21、22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支持的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20余位国内知名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分别登上讲坛围绕着“面向2020的教育创新”“学生核心素养与教育综合改革”“可持续发展教育”等主题纵论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词,一个课程改革中不能绕过的话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是为了教化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或者说,没有核心素养,教育的改革就缺了精气神,缺少灵魂。

毋庸讳言,我国当前的核心素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经验上、成果上还有所欠缺,主要是从国外引入。因此,当前我们最需要的,便是加强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研究。在汲取国外相关理念和经验的同时,更要自主创新,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校情,看看哪些素养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哪些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边借鉴边学习,边研究边创新,努力让核心素养研究更加专业化、综合化及本土化。 

值得关注的是,核心素养乃北京市中小学近两年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将它作为一项教改中的重点工程来做。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材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军表示,北京市中小学在课程改革中逐步实现了“5个超越”,即超越学科边界,超越课程边界,超越课堂边界,超越资源边界,超越考试边界。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可以想见,核心素养也将为北京中小学校带来更多的变化,比如,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整体设计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只有不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更适应社会发展,能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人。如此,教育改革便也有了灵魂。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胡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