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协同筑好“老有所养”保障网

2020-10-23 06:5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协同筑好“老有所养”保障网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重阳将至,养老话题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发布报告,盘点了去年北京老龄事业发展的十大亮点,其中加快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解决老年人最关注和最担心的医疗问题等实招赢得点赞。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问题已是重要社会课题,多措并举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就京津冀来说,三地地域相连、人文相亲,天然具有养老服务协同的优势。其中京津医疗资源丰富、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较大,河北则在养老机构服务价格、土地供给、自然环境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三地可以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养老服务综合实力。这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最能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领域之一。

但话也说回来,协同养老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也是一件难事。从需求端来说,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需求多元,有的追求环境宜人又看重服务品质,有的在意收费高低,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者又要求“医”“养”同步。从供给方来说,养老服务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尤其是高品质服务机构对场地建设、人员素质、配套设施等要求颇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较低。此前就有不少企业吐槽,“投资3个多亿,目前每年的收入只够还利息。”再具体到制度衔接,异地养老、看病还涉及到医疗资源均衡和相关费用报销问题,相关福利保障能否“跟人走”,这些都影响着“银发族”的现实选择。可以说,如何统筹好复杂多元的需求,调动起各方投入养老产业的积极性,考验三地治理智慧,也决定了这道民生“关切题”落地成效。

发展出问题,协同来破题。着眼现实痛点,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从顶层设计上拿出系统性的破题之策。“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随着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等政策逐步完善,“政策跟着老人走”“补贴随着机构转”等扶持措施不断深化,跨区域老年服务的制度壁垒慢慢破冰。为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三地还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积极筹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鼓励有实力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诸如主打生态环境的京津冀候鸟式养老服务区,集休闲、养生、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区等等,都受到老年群体的欢迎,企业也有了盈利。政策有了,服务跟上了,记者走访发现,很多京津老人正从“尝试到河北养老”转为“愿意来河北养老”:“这里环境好,交通便捷,就医方便,一住进来就不想走了。”

共筑“老有所养”保障网,让“异地养老”成为潮流,协同硕果值得欣喜。着眼未来,除了硬件方面的一体化,三地还需在软件协同上提速发力,尤其是在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区域均等化。唯有如此,“异地养老”方能真正有“同城效应”,老年群体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也是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