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分红式扶贫”虽结“富果”难拔“穷根”

2019-07-05 16:10 千龙网

帮扶单位购买种牛种羊,交由企业或合作社集中管理,贫困户全程不参与,到了年底坐等分红;小额扶贫信贷,钱不给贫困户,统一交由企业使用,贫困户定期“领”利息;用于发展产业的财政资金,最终被买了商铺,每月将租金返还给贫困户……(7月5日 新华网)

通过小额扶贫信贷,让贫困户“领息”,或者是通过购买商铺让贫困户“收租”,类似简单化“分红式”扶贫,虽然考核上“立竿见影”,但是却埋下了诸多隐患。一方面,“分红式”扶贫并没有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在贫困户意志涣散的时候直接对其“分红”,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很容易让其产生“等靠要”心态。另一方面,“分红式”扶贫也没有着力提升贫困户的脱贫能力,一旦不能“分红”,其就会面临“返贫”,并且更难脱贫。

“分红式”扶贫,“富果”虽结,但“穷根”难除。表面上看“分红式”扶贫是通过官方指导,为扶贫资金的使用找到更好的出路,让扶贫资金得到更优化的配置。但是,就脱贫而言,并不只是优化扶贫资金的使用,更多的是要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积极行动、主动作为,让其涵养想脱贫的强烈愿望,培养脱贫的强劲实力。如此,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脱贫,并且夯实发展致富后劲,不返贫。

曾经帮扶干部“均分扶贫”资金被诟病,认为其是不作为,将扶贫资金交由资金有效使用能力欠缺的贫困群众,而不是在提高其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上下功夫,只会让扶贫资金“打水漂”。但是,“分红式”扶贫,将扶贫资金统一管理,极少有贫困群众参与,同样难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如果管理扶贫资金的合作社、信贷企业出现经营问题,“分红式”扶贫也难以为继。

随着精准扶贫临近收官,“救急”的任务接近完成,应更多地考虑长效,特别是在对贫困群众的“志扶”和“智扶”上下功夫。唯有贫困群众有强烈的脱贫愿望,其才会有条件要顺势脱贫,没有条件创造脱贫;唯有干部有脱贫能力,其才能在脱贫路上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终脱贫而不返贫。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作者:钟吉祥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