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暖评|北京探索出老城改造的“新配方”

2019-04-11 15:51 千龙网

641

前门胡同内蜿蜒曲折的三里河穿巷而过。图为游人观赏锦鲤。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闹中有静处,曲径通幽,水穿街巷,一派庭院人家。这里不是江南水乡,园林景观,不是影视剧的拍摄基地,这是整治后的北京市前门东区的胡同和老街区。

经过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公厕革命”、街区环境整治景观提升和院落疏解修缮与业态植入等整治提升工程,前门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改善。

还有,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文创社、27号院、方家胡同、草厂“共生院”等,都是北京胡同和老城改造复兴的成功范本,实现了包括景观、人文和居民生活品质等在内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为什么北京能在短时间为老城改造和复兴,贡献出“北京经验”呢?归结起来,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尊重、创新。

尊重老城风貌和历史积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中一个突出细节是,提及多年的“旧城”被“老城”取代。“老”比“旧”更有历史感。说“老城”,是对城市历史积淀的尊重,是对老城价值的认可和体现。从“旧”到“老”,一字之变,反映了首都在城市规划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上的转变。

原址按照“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进行修缮,老旧的砖、瓦、石构件,能用的都原封不动加以利用,更新的部件质地、色调都尽量与原来相同又能看出差别。以旧修旧,修旧如初,是老城改造的基本原则。尊重,既是对老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是对老城风貌和原始肌理的复原和重塑。

以“创意”理念给老城改造和复兴注入活力。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用于概括老城改造复兴,再生动不过。复原三里河河道,发现河道上已建有多处历史文物,没法完全复原怎么办?建河道时,拐个弯,避开文物,既保护历史又传承了记忆,两全其美。人气是四合院的“生机”,如何恢复腾退改造后的四合院活力?“共生院”应运而生。既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引入新人群后,又为胡同注入新活力,让传统胡同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创新是在老城改造过程中善于思考,懂得灵活变通;创新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和前进步伐。

在尊重老城文化特质和民意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造形式和理念,实现老城保护和发展同步进行,是北京给老城改造和复兴,贡献的“北京经验”。(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池青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