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防“奶酪”失守需点亮监督之灯

2019-01-09 14:13 千龙网

2018年12月,云南省纪委监委通报了一批财政供养人员家庭违规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待遇责任追究情况。

农危改补助这块“奶酪”,在一些地方发生了严重失守。一是范围具有普遍性。云南发生9个州市29个县(市、区)81个乡(镇、街道)的169户财政供养人员家庭违规享受农危改补助190余万元。60多个单位近300人受到责任追究。二是方式具有多样性。有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将农危改补助视为“香饽饽”,无论多少,一旦经手就要“咬一口”;有的优亲厚友、套取挪用,在农危改项目申请、补助资金管理方面违规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将农危改补助套取挪作他用;有的工作粗放、识别不准,对申请农危改家庭情况摸得不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

农危改补助,本是政府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的扶持资金,属于扶贫资金的范畴。这块“奶酪”失守,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啃噬的是群众获得感。

从农危改补助“奶酪”失守的原因看,缺乏监督制约是最主要的因素。监督的“悬空”,让觊觎者有机可乘。“钱不多、事不大,不会引起注意”“我们操作得很巧妙,没人发现得了”,监督缺失助长了觊觎者的侥幸心理。

监督缺失必然导致扶贫“奶酪”失守。防止扶贫“奶酪”失守,需全面点亮监督之灯。

一要强化监督意识。党员干部是党内监督的对象,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强化自我监督,启发内心的自觉,真正把自己管住,避免把手伸向扶贫“奶酪”。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监督。把自己置于组织、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敢、不能向扶贫“奶酪”乱伸手。

二要完善监督制度。要以内容全面、方式灵活、社会知晓、便于监督为目标,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确保项目在阳光下管理,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以便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为导向,注重社会和群众关切,确保公开信息内容真实可靠,及时公告公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透明度,提升社会和群众参与度。

三要创新监督手段。对扶贫“奶酪”实施精准、及时、有效监督,离不开“大数据”的帮忙。要织密“无形巨网”,实现对扶贫民生领域资金使用发放情况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督。用海量数据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堵住民生资金腐败漏洞。锁定线索“精准出击”,及时揪出蝇贪硕鼠,释放“失职失责必问责、敢动‘奶酪’必严惩”的强烈信号。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作者:向秋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