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500字评文学月] 京味文学从腔调走向格局

2018-10-12 16:29 千龙网

0579132

“京味文学”是用北京方言,写北京人,书北京事,有着鲜明的语言风格和创造题旨。“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独特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和个人情感。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赋予“京味文学”不同的审美特征。

老舍及其京味文学当然具有标准性意义。他通过对北京市民阶层的多方面描写,北京特有民俗、语言的多方位展示,用北京文化来透视民族文化,确定了京味文学旗帜鲜明的地域性、思想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京味儿文学,是一群外乡作家建构的精神故园。老一代作家们在回归传统的文化优越感中书写自己的价值观。邓友梅的《陶然亭闲话》以人物生活方式艺术化的呈现方式,抒写他眼里心里的北京,寻找自己擅长的笔调。

90年代新京味儿作家更自信随意,王朔用鲜活生动的文笔、幽默诙谐的文风,让“京味文学”从沉郁走向调侃。而叶广芩的宫廷京味儿,似乎又是对京味文学“精神故园”的继承和回归。京味文学的审美从相对单一走向多元发展和共存。

文学是对时代的记录和深思,京味文学多元的审美特征,恰是体现了当今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新时代对文学的尊重和包容。京味文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小腔调走向大格局,显示出更加宏观的时代特征和世界眼光。(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池青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