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开学季家长的“入学礼”情结,谁来解?

2018-09-04 13:52 千龙网

“今日开学,从此便入江湖。”在孩子踏进社会的第一个脚印里,写满了家长的焦虑和不安。他们渴望孩子能像在家一样被优待、受瞩目;他们更担心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怠慢”,而让孩子受了委屈、待遇不如人。为了帮助孩子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家长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老师那里博好感、求关注。(9月3日 中国新闻网)

又是一年开学季,对于初入校园的孩子们来说,除了面对新鲜环境时的兴奋雀跃外,随之而来的,还有家长们生怕孩子得不到老师的“悉心”照顾而“受委屈”的辗转难安。于是在“礼多人不怪”思维的影响下,家长们绞尽脑汁“花样百出”想为老师送上一份不一样的“入学礼”来为孩子博取关注。

诚然,其中饱含家长对孩子的“深情厚爱”与对孩子处境的“惶恐不安”我们不是不能理解,然而,除此之外我们却也不难看到其中藏有的“功利”之心,很多家长认为只要送了礼,老师就会对孩子“另眼相看”,多加照顾,特别是在排座位、回答问题、参加表演的时候能够有优先权。殊不知,如此以“爱”之名不但会害了老师,伤了孩子,更是玷污了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带坏了校园风气,成为整个教育无法承受之重。   

难道送了礼、请了客,老师就一定会对孩子“青睐有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任何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老师而言,绝不会因为没能拿到某个家长的“好处”就对孩子“别加对待”。其实,机会还是需要孩子靠自身表现去争取的,与送礼多少相比,老师更喜欢的还是学习好,有礼貌,能力强的学生。特别是即使真如家长所愿,孩子一时得到了优于别人的学习环境,那么这种物质介入下“人造”的”宽松空间”却无法伴随孩子的“一生一世”,只能适得其反,模糊孩子自身的努力,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了更多的挫折教育,不利于孩子改正自身缺点,不利于孩子独立成长。

更为重要的是,如此“歪风邪气”亦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认为只要送礼就能“走捷径”,不费力气就能解决问题,长大后,亦会“有样学样”用这种方式去为人处世,后患无穷。

因此,对家长而言,解开“入学礼”情结还需先自我反思有所作为。尊师重教没有错,与老师搞好关系也没有错,但不应该把心思用在“送什么礼“、“送多少礼”上。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到每个学生,与其在“送不送礼”的问题上纠结,莫不如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有让自己的家庭教育在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老师之间形成家校互育的良性互动,一起将心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依靠逢年过节送礼了事,才是老师最为乐见的“入学礼”。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家长送礼也有“无奈”的成分。在当前的教师队伍中确实有极个别师德败坏的教师,罔顾“为人师表”,妄想打着“孩子”的旗号“发财”,明示暗示想让家长“意思意思”,而对于一些“冥顽不灵”的家长,就会对孩子“漠然视之”甚至“打压排挤”,进而逼迫家长“就范”,也正是由于这种“个别”的存在,而让家长们误会了教师群体。

因而作为教师本身来说,也应该从内祛邪扶正,检视自身行为是否给家长造成了误解,进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此同时,教育监管部门以及学校也必须加强日常监管,特别是在开学季、教师节等关键节点,更要严防严守,对违规者严打严惩,只有如此才能将“害群之马”清理出教师队伍,刹住歪风邪气,还教师队伍一片风清气正。

教育本应是一片净土,家长不该陷入“入学礼”情结无法自拔,进而因自己的不妥举动而污染了孩子的心灵,破坏了校园秩序与教育风气。只有每个家长、老师、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叫停“变味”的“开学季”,才能让孩子们在“净土”中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作者:褚文静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