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暖评] “乡土课堂”咋就成了老北京“乡愁”的解药

2018-01-12 16:30 千龙网

108804

首图的品牌讲座“乡土课堂”火了,每次开讲,座无虚席,地上都坐满了人。一个原因是讲座立足北京乡土的主题,正好契合了现在的热门词汇“乡愁”,某种意义上,“乡土课堂”成了老北京人“乡愁”的载体。

当然,时机只是“火”的一个偶然因素。根本原因还是,课程内容好,讲课老师水平高,听的人热情和兴趣自然也越来越高。

“乡土课堂”可不是一夜成名的“网红”。这门讲座开始于2003年1月,是属于“首都讲坛”的一个栏目。开设的初衷是,想以科普化的语言向市民传播北京的历史文化。从最初每堂课二三十人到现在一百五十把椅子不够坐,15年来750场量的积累,见证的不是品牌的“奇迹”发家史,而是“乡土课堂”稳中求进的发展足迹,同时也见证了首都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居民文化素养稳步提升的过程。

首先,“乡土课堂”根据听课的目标人群特征,课程内容设定精准,讲北京的建城史。听课人群以退休的老北京人居多,他们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有种天然的好奇心和寻根情结。同时,对北京城历史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补给他们教育孙子辈的知识短板。最实际的因素是,退休后的他们,人闲、时间多,听感兴趣的讲座可以打发时间、结交朋友,丰富和提高退休生活的内容和品质,听课热情自然高涨。

其次,“乡土课堂”主讲人的学问好、水平高,课讲得精彩、接地气,听众接受度高。“乡土课堂”的主讲人都是研究北京城历史方面的专家、学者,有扎实的科研成果。他们在开讲前会组织听众开座谈会,根据听众的需求,定制讲课内容。比如会多讲听众最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存以及传统故事的幕后等。“私人定制”讲课内容,如此贴心周到的免费服务,自然受欢迎。

“乡土课堂”的走红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是可以在专家、学者和民众间架起文化沟通和传播的桥梁。

老年人成为“乡土课堂”的听众主体,也反映了老年群体对文化消费的强烈需求。期待有更多类似“乡土课堂”的文化产品的推出,满足老年人群的文化需求,丰富和提高他们退休生活的内容和品质。(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池青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