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鼎新革故,崇智尚贤

2017-12-27 09:26 光明日报

来源标题:鼎新革故,崇智尚贤

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会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时,引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号召大家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政外交场合多次引用的经典名言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计谋的故事汇编,相传经西汉刘向整理而成。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之称,是从当时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而得名;“战国”一词虽在战国时代出现,但只是用于指称当时的七大强国。后因刘向对《战国策》进行整理命名后,“战国”才作为继春秋之后的一个时代名为后世共认。古代用以记事的竹、木片,编在一起的叫“策”。汉·蔡邕《独断》:“策者,简也。《礼》曰:‘不满百文,不书于策。’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文心雕龙·史传》:“及至纵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即简而为名也。”可见“策”也借指书简、簿册。近人叶德辉认为:“当时以一国之事为一策,而其策有长有短,故有称之短长。”又因“策”有“计谋”义,故刘向在最终给《战国策》正式定名时说道:“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这是将“策”的“书简”义和“计谋”义合二为一,既说明《策》的书写载体,又体现《策》的记叙内容。该书以国分别,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合为三十三篇。

《战国策》分国别而记,书中所录既无年代,也无时序,缺乏历代史家所推崇的“实录”精神和无征不信的严谨文风,但是它却不拘于历史的真实,通过虚构、夸张和渲染,描写了战国时代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说辞及其权谋智变斗争,反映出战国鼎新革故的时代风貌和崇智尚贤的时代精神,其文学价值也堪称先秦史传散文之最。

在那个纵横捭阖的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纷争不断、百姓流离、生灵涂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各诸侯已是群雄争霸、千帆过尽。为求自保,各诸侯国政治和外交上形成了“合纵连横”之势。为求自强,君王与策士不断解放思想,变革图存。魏文侯制定《法经》、齐威王发布“求谏令”、赵武灵王改用“胡服骑射”、商鞅两次推行全面变法……《战国策》有不少篇章描写了当时在多国进行的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探索式的变法改革。这些变革大都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使得国家政权结构和政治体制更趋合理,经济、军事实力大大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旧两种力量的较量和角斗,加速了旧制度、旧势力的衰亡和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

在那个正经历着大变革的新旧更迭的时代,“人”的价值和力量被逐渐发现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人才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尤其是“贤人”之用,被视为定国安邦之本。“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一方面,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勇有谋,堪称“智囊”的高才秀士凭借其“计”“权”“时”“势”之术,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由此获得君王的青睐和礼遇。另一方面,对智囊的争夺又促进了人才的自由流动,相应地又为那些多智善谋者提供了更多进取提升的空间。可以说,“举贤使能”的人才观使得《战国策》熠熠生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人才战略上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战国策》所反映的变革维新的思想和尊贤重才的卓见,对今天依然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作者:尹洁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