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理解与宽容 让我们成为“有温度的人”

2017-11-21 09:15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理解与宽容 让我们成为“有温度的人”

傍晚,一位送外卖的大叔因送餐(鱼粉)超时被退单,他自掏腰包承担这单的费用,但还是被订餐顾客投诉了。晚上他又回到店里,请求“把那份粉热一下带给女儿吃”,店家说给他重新做一份,他婉拒后离开。看着他的背影,老板娘非常心酸,发朋友圈讲述了此事。她的朋友圈截图被广泛转发。这两天发生在江苏句容市的这件触动人心的事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这家鱼粉店的老板娘,显然是一个内心敏感,同时又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能够从外卖骑手被投诉这件事上,看出生活的不易,生出一份同情心。而当她把这件事发到朋友圈以后,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这位已近中年的外卖骑手,也就成了大家眼里的“心酸大叔”。然而在我看来,整个事件当中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其实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理解与宽容的缺乏。

因为从事外卖行业不久,对道路不熟悉,所以迟迟没有找到顾客的地址,最后只能请求顾客退单,从而耽误了顾客吃饭。从责任划分上来看,主要的责任显然在外卖骑手身上,所以他也自己掏钱赔偿了顾客的损失。而站在顾客的角度来看,即便因为没有按时吃上饭而投诉外卖骑手是你的权利,但是能否站在宽容与理解的角度,多想想对方的难处和不易,而尽量不要投诉呢?打一个投诉电话很容易,但是外卖骑手却可能被扣好几百块钱,辛辛苦苦好几天就白干了。

理解与宽容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也是一种做人的素质,尽管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无原则地理解,无底线地宽容”,但是在不涉及根本利害冲突的前提下,我们还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彼此多些理解与宽容。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经济时代、商品社会,多数人又在一种快节奏、高压力下工作和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疏远了,淡漠了,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业化,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其实是在以另外的方式发生关系,紧密联系,比如我们与外卖商家之间,与外卖骑手之间。

按照常理,理解与宽容更容易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我们和外卖骑手、和外卖商家之间只能算是陌生人,但为了各自的需要又不得不产生某种联系,有联系,就可能会产生矛盾、误解等等,那么这时候就特别需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给予对方必要的理解与宽容。具体说来,就是商家和外卖骑手要多考虑顾客的利益,尽快把顾客需要的饭菜送到对方手里,而如果因为各种不可抗力、客观原因导致饭菜没有及时送到,顾客也要多替对方考虑,不要动辄得咎,一言不合就“给差评”,就投诉。

这样的理解与宽容,显然不仅仅适合客户与外卖骑手、与商家之间,而是适合任何的领域,比如公交车上,比如职场,比如室友等等。有了理解与宽容,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些摩擦,多些友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在社会人、经济人等身份之外,还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作者:苑广阔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