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暖评] 背5吨炸药修水渠的村支书为什么没想过怕

2017-09-18 19:19 千龙网

QQ图片20170918192453

背5吨炸药,耗时30年,修出200公里“希望红渠”,覆盖1300余亩良田,一位只念过四年级的老支书,在开阳的偏远山村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用他的执着,为村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群众呼声就是努力的方向”。对身处一线的乡村干部,或许不记得这句话,却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这一道理。开阳县双合村的老支书唐远志发扬“敢叫天地换新颜”的精神,无畏千辛万苦,敢于战天斗地,30年间,带领群众修了5条渠,总长近200公里,30年下来,光背的炸药就近5吨,谱写了一曲赞歌。说起背炸药,用老支书的话讲“怕?倒是没想到过怕”,究其原因,还是将民生看得更重。

“江山桃子台,两边大石崖,要想吃大米饭,要等婆娘坐月子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双合村,吃上白米饭是件稀奇事。旱地能否变良田,取水是关键。“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动”。1976年,唐远志当上支书后,很快便带领村民们修建水渠。面对自然条件限制,物资匮乏等实际困难,他不曾退却。修渠,县里只调拨基本物料,其余的都要自己想办法,唐远志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大事难事面前,领头人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底。只要是出于公心、一碗水端平,群众还是会心悦诚服的。定下修渠这个大事,唐远志带头干、作示范,炸药自己带头肩背手扛,土地挨家挨户去上门协调,出工和受益方案都做到公平公正。看到村支书这么拼,群众也更加卖力了,修渠人数最多时达400余人。

对于唐远志而言,在修渠上讲究效率,在自家事上却不那么“精明”,在包产到户时,选择了一块离水源最远最贫瘠的土地。或许家人不理解,但他却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一个共产党员嘛,就该做的!”诚然,共产党人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党员的先进性就体现在此中。

30年风雨历程,30年铸就辉煌。现如今,唐远志早已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双合村村民随时随地吃上了白米饭,但当年修渠的精神却将永远传递下去,30年修百里渠,肩背5吨炸药的事迹还要传承下去!在急难险重、大事难事、个人利益面前,何不想想,当年还有这么一位老支书。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史扬帆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