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首付贷”重现,金融监管亟待跟进

2017-09-06 08:5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首付贷”重现,金融监管亟待跟进

本轮楼市调控最核心的目标,是要防止住房投资和投机,充分体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让房价能够通过住房理念的转变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回归理性。如果消费贷款转道住房消费,就等于抵销了房贷收紧政策的威力,抵销了楼市调控的威力。

去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本轮房产调控,禁止“首付贷”的监管态度也被重申。然而媒体最近调查发现,个别一线城市仍有房产中介违规协助提供首付贷。为了掩人耳目,中介公司还引入了合作担保公司,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继续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

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者首付款不足的情况下,地产中介、开发商或其他第三方金融平台为其提供的用于解决首付资金的贷款,以便让购房者快速入市。由于首付贷多为信用贷款,且利息高、期限短,如果购房者靠信用贷款解决首付款,无疑会增加自己的购房成本。而且使用首付贷的购房者往往经济实力不强,一旦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支付风险,最终把风险全部转嫁给银行。去年下半年以前,北京、深圳等地曾出现一段时间的“首付贷潮”,后在管理层的强力干预下,“首付贷”才慢慢退出市场。谁知仅仅过去半年多时间,“首付贷”又重现了。

今年以来,消费贷款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现象。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今年以来,各级政府没有出台刺激消费的具体政策,各项消费数据也处于相对稳定和平和的状态。消费贷款的突然加速,存在许多值得推敲和质疑的地方,其中有没有大量消费贷款转道房地产市场,扮演住房贷款的角色,值得深究。

本轮楼市调控最核心的目标,是要防止住房投资和投机,充分体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让房价能够通过住房理念的转变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回归理性。如果消费贷款转道住房消费,就等于抵销了房贷收紧政策的威力,抵销了楼市调控的威力。

收紧房贷政策,除了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冷静消费外,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让银行能够把信贷支持的重点转向实体经济,多向实体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让实体经济早日摆脱困境,推动经济早日步入复苏通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房产中介等没有很好地执行中央的政策,继续在想方设法钻监管的空子,跨越政策的红线,继续通过“首付贷”等推销商品房,一些金融机构也似乎没有严格执行中央的要求,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首付贷”等开绿灯,让房产中介有恃无恐。尤其在消费贷款的发放方面,没有严格执行规定,没有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导致资金转道到房地产市场。

在经济需要消费拉动的情况下,银行发挥优势,向广大居民多发放消费贷款,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前提是,这些消费贷款只能用于消费和经营,而不能用于购房。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因为监管难度大,银行也很难确定贷款人的贷款用途。这就奇怪了,既然无法确定贷款人的贷款用途,又怎么以消费贷款的方式发放了呢?正是所谓的监管难度大,才使得开发商、房产中介等都有空子可钻。如果银行及其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调控政策,能够工作责任心强一点,是不可能出现“不知贷款用途”的问题的。所谓“不知贷款用途”,有时甚至不排除是明知故放和暗中勾连。

对银行在消费贷款方面出现的问题,监管机构必须尽快出手,尽快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尤其是“首付贷”问题,必须要与银行的行为紧密结合起来,把银行与开发商、房产中介等勾连的问题找出来。楼市调控能够达到目前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容易,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因为银行的一己之利,让调控回到原点,可能引发十分严重的矛盾和问题。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