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博物馆变“乘凉地”有何不可?

2017-08-05 16:58 千龙网

暑期到来后,尤其又处在旅游旺季,很多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迎来大批参观者的同时,也成了一些人休闲乘凉的地方。3日,记者走访位于北京的两家博物馆,发现在一楼宽敞的大厅里,确实坐着不少人,久久没有离去,他们或低头玩手机,或与同伴闲聊、吃东西。不过,其中也有些人脱下鞋子“解放双脚”,如入无人之境。(新华网 8月4日)

三伏天一到,全国普遍“高烧”,有凉气的地方就成了“风水宝地”。而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乘凉人。不过,人一多,秩序难免有点乱,也不乏一些排队插队、大声喧哗、小孩追逐嬉戏等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人脱下鞋子“解放双脚”,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把博物馆当成了休闲娱乐场所。据此而言,博物馆变成“乘凉地”确实不妥。

但换个角度来看又有何不可呢?博物馆作为历史与文化的集散地,不管人们的初衷是不是“蹭凉”,喜欢逛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好事。

据相关数据显示,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每年接待观众的总数约7.2亿人次,也就是说,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这意味着,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摆设。不得不说,博物馆因展陈手段老旧、教育项目单一、讲解说明晦涩等,让不少人敬而远之,而社会的浮躁也让公众很难沉下心去探索文物的文化魅力。这些无不显示了博物馆的冷遇。如今,公众无论是被博物馆的文化魅力吸引,还是被高温难耐的酷暑所逼,至少博物馆的人气增加了。而且,也许有一些原本只是“蹭凉”的人被博物馆展品吸引了,最终会看看,客观上也起到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当然,若是蹭凉者蹭出了习惯,从不来变成了常来,也未尝不是好事。

一言以蔽之,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坦然接受公众乘凉也未尝不可。至于游客爆满带来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增加人手来缓解,对于席地而坐者,建议博物馆可以再多设置一些休息区,或者提供一些好看好玩的互动项目,让“乘凉”与“学知识”兼得。当然,乘凉者自身也应加强自律,做到文明乘凉。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作者:王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