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假婚礼真广告”无良营销何时收手?

2017-06-02 08:45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假婚礼真广告”无良营销何时收手?

前几天,微博传出成都某高校一个43人的班级出现了15对情侣,毕业之际在重庆某景区集体举办婚礼,8对还领取了结婚证。近日媒体调查发现,该活动是由某旅游网络服务平台和某景点策划,目的是为了商业推广,其中班长是策划公司经理,“情侣”多由演员担任。

“毕业集体婚礼”利用了人们对校园爱情的美好祝愿,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也占用了大量的舆论资源。事实证明,这一切只是虚假新闻和商业策划,人们真挚的感情遭到了戏耍。类似“假新闻真营销”的案例,在过去几年里还真是发生了不少。像“母亲跪行求助”、“90后最美女孩给流浪乞讨老人喂饭”等新闻,最后都被证明是策划与摆拍,人们的爱心与善良在类似炒作中被一次次欺骗与透支。

真善美的前提一定是真,虚假的善只能是伪善,虚假的美只会令人反胃。假新闻构建的“拟态环境”扰乱了受众对社会的客观感知,也颠覆了新闻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秩序。这也再次显示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信息海量、真假难辨。如今,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被消解,各类新媒体、自媒体成为了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可关于新兴媒体的规则与范式,还远远没有完善。

某些官微为了信息发布的速度,放弃了核实把关的责任;部分网站为了点击量的提升,乐于传播夸张造作的奇闻;少数媒体甚至与网络推手、炒作者合谋,弄虚作假、炮制披着新闻外衣的营销软文。由于遏制网络炒作、无良营销的法律手段极其欠缺,相应的惩戒机制尚未健全,相关责任者即便被拆穿,也几无法律风险可言,这也正是类似行为人人喊打、却又屡禁不绝的原因。

对此,根据互联网行业的新情况,国家有必要完善互联网营销方面的立法,明确营销行为的边界。同时,对于开展无良营销的企业、个人,网信办、公安机关等监管部门应及时给予警告、教育,对于突破法律底线的要给予严惩。媒体也要加强自己的把关责任,要知道,媒体只要让受众上几次当,其公信力就会消解殆尽,把好自己这道关,才能维护自身的公信力。

其实很多营销式新闻往往细节不翔实、逻辑难自洽,多追问几句,实地采访一下,就不会当了无良营销的抬轿者。此外,作为受众,我们也应擦亮眼睛,提升鉴别能力,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走,不要让美好的感情一而再地遭受嘲弄。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作者:段思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