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燕鸣】患者分流向基层,彰显医改新政“正向力”

2017-04-18 09:04 燕鸣

来源标题:患者分流向基层,彰显医改新政“正向力”

北京医改新政实施以来,在医事服务费梯次收费引导下,患者开始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前三天监测数据表明:监测的221家三级、二级和部分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达117万人次。4月9日这天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1%,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减少11.1%,二级医院减少3.4%,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11.9%。专家号“一号难求”有所缓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号就诊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6%、48.2%、19.4%。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村里的赤脚医生最吃香。谁有头疼发热,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赤脚医生。当时有首民谣就叫:“赤脚医生两件宝: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找。”大家经常是几分钱就能治大病,有时候不花钱靠土方子也能治病。物美价廉的赤脚医生时代,承载着很多人难以磨灭的记忆。然而随着生活逐渐富足,大家对健康问题越发关注。哪怕是身体小恙,也不愿在村及社区门诊,动不动就往大医院跑。造成的结果就是社区门诊冷冷清清,大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

正当的医疗格局、医疗秩序不应如此。北京实施的医改新政,其亮点除了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医药分开”,还有一大着力点在于,通过医事服务费梯次收费的引导,推动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20元,报销金额就达到19元,个人自付部分只有寥寥的1元。这种价格导向不只是将患者将基层医疗机构引导,同时也向普通医生人员群体引导。不要一窝蜂地挤向大医院,也不要一窝蜂地争抢专家号,小病交给普通门诊解决,有疑难杂症再向专家求助。如此“正向力”及“正向驱动”,助推了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助推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

在医改新政的持续发力下,我们会回到过去的那种状态——小病首先想到村诊所和社区诊所,最多数的人要把最常见的病症放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随着医疗机构各个“毛细血管”变得强壮,整个医疗卫生系统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会得到最大化提升。大医院、小医院和社区门诊,各有各的功能定位,各有各的特色优势,大家分别把守着不同的健康防线,合力才能变得最大。

合体版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作者:张培元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