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让环境信息触手可及

2017-04-08 10:24 人民日报

来源标题:让环境信息触手可及(生态论苑)

■环境信息的采集、处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有效传达到需要的人群,才能实现其价值。掌握信息的权威部门不妨放下身段,在公开信息的同时,创新表达方式,做好信息的再处理,让百姓关注的环境信息能触手可及

天府之国这几年被灰霾困扰,让火爆的四川人有股无名火。“让彭州石化滚出四川”一度成了高频语。事实究竟如何?为什么有此一语?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

如今,点开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石化园区环境空气实时发布系统,彭州石化周边的空气质量一目了然。去年12月这个系统开通之后,成都市民对彭州石化的指责和抱怨明显减少了。

彭州案例几乎是环境信息公开效果的一个模板,但这个成功并非源于信息从不公开到公开,而是一个简单的单独公布站点的小小动作。石化园区站点本来就是成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的一个点位,实时监测结果在成都环境监测中心站可以查阅,但它过去被淹没在众多站点信息之中,找起来也有点麻烦,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成都环境监测中心站将百姓关注的这一敏感地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单设站点,并将网址广而告之,这样,想查阅相关信息可谓触手可及。

过去被视为“机密文件”的环境信息,现在可以随时查阅,这是相当大的进步。几天前《环境保护部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发布,中央督察、公开约谈、环境质量、企业违法等信息,可以说该公开的都公开了。不仅在中央层面,环保民间组织每年公布的全国120座城市环保信息公开指数也显示,各个地方环境信息的“透明度”每年都在提升。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部署推进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环境政策措施、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等信息,特别是要加大重污染天气等治理措施、进展、成效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

环境信息的采集、处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有效传达到需要的人群,才能实现其价值。比如百姓关心家门口的企业排放是不是超标、有没有环境违法,只有让人非常容易地获取这些信息,才能调动大家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补充监管的不足,达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但从目前情况看,环境信息分类不科学、查阅不方便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信息,还不能完全做到查询渠道通畅、简单易行。

显然,光公开还不够。把环境信息挂到网站上,贴到公共场所,公开是公开了,效果如何呢?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把信息送到群众手头,方便查询,方便阅读?最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一个举动就值得推崇。一个很受欢迎的手机天气软件,原有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很不靠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动与这个天气软件合作,让权威信息通过商业载体更好地传递到公众手中:哪天适合出游、出门要不要戴口罩,这些信息给公众很大的便捷。

看起来,环境信息公开大有潜力可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都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做法值得人们点赞。期待掌握信息的权威部门放下身段,在公开信息的同时,创新表达方式,做好信息的再处理,让百姓关注的环境信息能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