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2017-02-27 19:18 宣讲家网

来源标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这是取得脱贫攻坚决胜的重要指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在高处,想在远处,干在实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目标。

一、要充分认识精准扶贫艰巨性,树立科学与务实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

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精准扶贫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这里不是说要认识到工作的难度有多大,而是要认识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难度问题。目前的扶贫工作是处于攻坚阶段,即啃硬骨头的时期,这里之所以难就在于脱贫已不是可以简单地通过经济手段解决的,而是需要用多重手段政策。现在有些同志还简单地认为扶植困难户搞些产业或种植养殖就可以致富了,这是把扶贫攻坚简单化、容易化了,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地认清目前扶贫工作所面对的严峻形势,还没有认识到扶贫的难点。要真正重视扶贫工作,敬畏这项工作,任何松懈和轻视难度,都要不得,只有高度重视,才会认真研究分析原因查找对策,才会百分之百地投入,才会科学,才会下大力气。要深入把握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有效性,既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既是经济工程,民心工程,更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必须要把握这个系统工程。一村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系统,必须要把握全面性,把握规律性。必须要转变方式方法,改变过去扶贫工作的粗放型,着眼于每家每户生活质量的提高,既要重视总体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更要扎扎实实提高贫困人口的富裕程度。

二、立足和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大势,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推进精准帮扶

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新常态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势,对我们的经济行为具有刚性的规定,大鸣大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渐成过去式,精耕细作的内生型发展方式日益发展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顺势而为,具有全局性。精准帮扶作为一种政策供给、经济供给、资源供给和产业供给,必须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要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来推进和落实,提高扶贫供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充分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产业开发供给方面必须要做好科学规划和市场调研,以往因为对市场调研不够,对产业总体状态主要是需求和供给关系了解不够,对市场变化预判得不够全面,时常出现“市场之后”的扶贫供给,组织的产业开发往往在产品出来时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甚至是产品无法销售的情况,这样,群众承担了所有风险,政府的威信也受到损失。现在,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精准帮扶指明了方向,在产业开发等帮扶方面,必须要下足功夫,深入调查研究,准确研判市场形态,规划好、组织好、引导好产业帮扶,切实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脱贫摘帽与脱贫攻坚的关系

2016年部分贫困县设定了脱贫摘帽的硬任务,脱贫摘帽要建立在实实在在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国家的标准和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态,科学严肃的确定严格的衡定指标,绝不能为了脱贫而脱贫,要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即使是实现了摘帽,还必须要花更大的力气继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不断地提升和优化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从现行脱贫摘帽的标准来看,即使脱贫摘帽了也不意味着家家户户的生活质量便会有很大的质的提升,因此,脱贫摘帽之后不意味着扶贫攻坚的结束,恰恰是真正攻坚的持续开展。当前,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实现农村、农业和农民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工程更加艰巨,更具时代挑战性。摘帽不是最终目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摆脱贫苦才是实现目的!因此,脱贫摘帽后更要强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自满,更不能放松抓好农村建设的思想。正确处理摘帽与农村发展问题。不能为了持续得到特殊照顾,即使发展起来也不主动摘帽,但也不能为了追求个人政绩而不顾发展实际强硬摘帽,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达到和超过脱贫的指标。

四、要把握住精准扶贫的实质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

精准帮扶的关键在精准,不再是简单的片或面的帮扶,而是对点对人立足实地的帮扶。划出识别出真正的贫困户,查找出致贫原因,结合群众自身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张三是因为重病致贫那就加强医疗救助,李四是缺少启动资金就帮解决贷款,王五少技术就根据需要加强培训,总之一句话,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往都是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替代具体的精准的帮扶,认为修条路、打口水井就是扶贫了,在经济新常态下,这种扶贫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要,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精准帮扶紧密结合起来。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业发展、落实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有了长足进展,但投入与农村发展需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乡村还存在饮水灌溉以及道路建设滞后的情况,同时,重复建设和不平衡投入的问题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继续抓,但绝不能以此代替对具体群众的帮扶,这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要求。

五、要充分把握脱贫攻坚机遇期,切实以精准扶贫推进乡村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扶贫致富成绩举世瞩目。但由于发展起点低,社会资源不足导致的配置稀薄,以及社会保障体制延伸不足,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进程及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广大乡村依然是中国社会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乡村是社会基础,在中国社会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功能,乡村安则天下安,乡村治则天下治。乡村发展、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精准扶贫不单纯的是识别谁是贫困户及帮扶谁的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层面,即一村一屯的建设发展问题,这里涉及基础设施等硬件,还有文化法制治理等软件。要以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切实推进乡村社会建设。实施精准扶贫要注意把握当前贫困问题的实质,目前扶贫工作的关键在攻坚,攻坚的困难不是简单的产业开发或致富问题,虽然通过扶植产业致富增收可以缓解扶贫的压力,但很难根本扭转,必须要整合力量和资源以发挥出综合性系统性的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除了抓好产业更重要的是落实五个一批的政策;另一方面,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就目前农村存在的贫困问题以及还没有脱贫的群众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可以从中找到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原因,这就是发展资源与动力不足,为此,还需要加大农村的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切实发展农村、农业人才,为农村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六、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要抓好两委建设、保持好机制

精准扶贫工作是阶段性的,但农村的建设是长期的,必须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好机制好做法坚持下去,要在农村中保持下去。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脱贫了不意味着永远脱离了贫困,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农村必然会受到社会整体的影响和制动,要保住扶贫工作任务和机制,使农村自身形成和具有始终致富帮扶的机制,这是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造就农村日常性、基础性的扶贫互助能力,关键在抓好村两委队伍建设,健全党的组织,完善党组织在农村的科学领导能力,要注意培养党员骨干,把乡村中优秀青年骨干吸纳到队伍中来,建设好队伍,以好队伍保障乡村基层扶贫致富的长效性。同时,精准扶贫不单是经济的帮扶,也是社会综合性的,这里必须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通过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提高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管理群众方面的正效应。目前基层组织成了乡镇执行机构,自主性越来越弱但问题却越来越多,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不断弱化,在服务群众方面的效能在减少,在服务乡镇行政管理职能方面却越来越强,创造性积极性无形中消解,组织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样,基层组织离群众会越来越远,行政化却越来越强。要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提高主动服务群众、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和态度,切实发挥服务作用。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向贫困发起总攻,在广大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焦成举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