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每五年发表一部航天白皮书,今天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是第四部航天白皮书。
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的成就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走过光辉历程,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白皮书介绍了2011年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以及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首先是航天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神舟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北斗二号系统全面建成,正式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6颗卫星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暗物质粒子探测、量子通信实验等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其次是进入空间能力跨越发展。自2011年以来,截至2016年11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86次发射,成功率达97.7%。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历时十年完成研制并成功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工程。成功发射了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小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等,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是利用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方面,初步构建了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三大系统组成的骨干体系。截至目前,中国在轨卫星超过170颗,业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最后是国际合作深化拓展。截至目前,中国共与30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100余项合作协定。不难发现,上述许多重要成果都是在2016年完成的。因此,2016年是中国航天取得最多丰硕成果的一年,更是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进程中关键的一年。
未来五年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任务
白皮书阐释了未来五年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实施航天重大工程,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完成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工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重型运载火箭等一批新的重大航天工程。
二是建设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航天技术应用。加强天基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统筹建设。大力推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加强空间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加强空间天文、空间物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等空间科学研究。
四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参与航天发展。加快推动航天立法,保证航天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五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增进人类社会福祉。
中国航天发展的愿景和政策措施
白皮书提出了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愿景:全面建成航天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白皮书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其中,有几项引人人注目的措施:
一是大幅提升航天创新能力。要推动建设航天领域研究基地,超前部署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为此,要依托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完善航天多元化投入体系,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政府购买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以航天法立法为核心的法制航天建设。
2017年即将到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勇气、有信心、有能力,将我国建设成世界航天强国,让我国的航天活动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增进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