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买官被问责,敲响吏治警钟

2016-12-28 09:29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行贿买官被问责,敲响吏治警钟

卖官鬻爵,以金钱而非德才为标准,将不恰当的人提拔到不恰当的位置,会产生巨大的政治风险。更可怕的是,行贿买官者不可能做亏本生意,为了收回“贿本”,必将变本加厉。

26日,天津市通报了对中央第十轮巡视回头看的整改情况。根据通报,天津市向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这个天津政治生态的“顽疾”宣战,问责处理了12名涉武长顺案行贿买官人员,并严抓金融、规划等6个系统的整改。

建立在卖官鬻爵之上的圈子文化有多可怕,还有一则新闻可供参考:昨天上午,昆明市委原书记高劲松行贿受贿案在昆明开庭。检方材料坐实,高劲松曾给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的老婆张慧清送200万港币,用于买官。金钱开路,带病提拔,将贪腐有余、能力不足的高劲松提到昆明市委书记这个高位。即使在昆明市委书记位子上只有短短8个月,高劲松也没有停止敛财。

在这方面,武长顺也不是善茬。曾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向天津市政法系统干部通报武长顺涉案情况时表示,武长顺卖官收入8400万元,行贿1000多万元。坊间有关于武长顺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道德败坏、生活糜烂等传说,铺天盖地,真假莫辨。数千万的卖官收入,卖掉多少把椅子?带来多少问题?对天津市政法系统生态造成多大破坏?难以估量,无人知晓。

卖官鬻爵,以金钱而非德才为标准,将不恰当的人提拔到不恰当的位置,其巨大的政治风险包括:所选非人,用人不当,搞坏一个单位风气,甚至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歹官上台百姓遭殃;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形成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圈子文化,将党纪国法、公平正义圈在外面;逆向淘汰,用金钱开路的小人得志,真正德才兼备而不屑走歪门邪道的官员难以得到重用,污染了政治生态;行贿受贿,挑战法律尊严,也破坏社会公序良俗。更可怕的是,行贿买官者不可能做亏本生意,用钱买官只为为人民服务,为了收回“贿本”,赚取“利润”,他们必将变本加厉,将腐败基因不断复制、传递,使之成为官场痼疾。尽管武长顺对天津市政法系统正气的损害难以量化,可以肯定的是,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是以,不论古今中外,执政党和政府对于卖官鬻爵行为都深恶痛绝。在全面从严治党、铁腕整治腐败的今天,这类行为更是为执政党所不容。天津市高调对政治生态中的圈子文化和好人文化“宣战”,对12名涉及武长顺案行贿买官人员进行问责处理,顺应了民意。此举既是对当事人处理,让他们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埋单,也是对其他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手中握有一定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要“把纪律挺在前面”,要严格遵守纪律和规矩,更要固守法律底线,做遵守法律的表率,不要触及法纪底线,否则必将受到法纪的严肃惩罚。

同时,我们也要适时对一些观念进行纠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公众心理,还是司法实践,对行贿者的宽容度都要远远大于受贿者,立法导向上对行贿者也是趋于宽容,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查处受贿者,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买官者的问责预期。

选好人、用对人是头等大事,必须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对顶风作案者,必须采取“零容忍”,进行严肃查处。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连海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