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截至12月23日,各渠道共发售车票1167.2万张。互联网发售车票855.6万张,占总售票的73.3%,春运互联网售票占7成以上,助力旅客出行幸福指数提档加速。
春节前,人们带着思念与期盼踏上返家之旅,一张小小的车票成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回想过去的春运购票,售票厅内人头攒动、排成长龙,往往还要甩在马路上排出去好远,为了一张车票让人彻夜难眠。
数以亿计的出行群体使铁路春运成为年年都要经过的“大考”。如何提升这场“大考”的成绩,让旅客回家之路更加安全通畅、方便温馨,始终是铁路人为之付出的努力方向。近年来,铁路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发挥越来越突出,铁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使中国铁路提速又提质,硬件、软件与人性化服务不断升级。
随着“互联网+”在铁路应用的不断深化,铁路便民服务智能化成为现实。虽然运力与客流量之间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但购票方式的日趋多元,今年互联网、手机售票比例大幅提升,网络购票成为旅客首选的购票方式,“互联网+”正有效化解着各类人群的购票难题。鼠标一点、电话一拨,始发、返程车票即可搞定,多花点抢票时间也乐在其中。加之遍布乡镇、校园的车票代售点、自动售取票机,点滴暖心举措为亿万国人带来了极大方便。新近出台的“实名制车票挂失补办”措施,更是对旅客出行的一种信任和服务“兜底”,让归途多了一份保障。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智慧春运”名符其实,标志着铁路不断提升的服务“微力量”。2017提春运。无线WiFi覆盖、数字支付等多重智能元素“竞相绽放”,更给人们带来舒适体贴的“酷爽”体验。很多铁路局已着手建立常旅客信息库,跟踪日常旅客消费、出行习惯,针对性地推送和推荐铁路服务,这都是积极践行人本理念、打造服务升级版的暖心之举,值得点赞。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在春运中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沉甸甸的。而这一件件,一桩桩春运智能化服务的新举措,正是铁路部门对社会交出的一份份答卷。在这份不断应答的“答卷”背后,处处显露出铁路部门浓浓的人文之情。我们相信,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中国铁路人定会交出一份安全、有序、温馨的春运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