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才能叶茂

2016-12-23 15:4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期,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指出,能源局轮岗交流制度落实不力,有的干部挑肥拣瘦、讨价还价,有的不合心意提拔都不去。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思想在作怪。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为一名党的干部,如果缺乏党性修养,便会思想出轨、行为不当。

党性修养也称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化;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的过程;是党员自强和自律的统一。

党性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党性修养就是按规矩办事,按纪律办事。按规矩办事,就是按照党的宗旨、性质等要求来办事。按纪律办事,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更要遵循党章党纪。

党性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从微观上来说,加强党性修养涉及到党员干部是否能保持自身先进性。现在社会上普遍流传的“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 ”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因为行政人员的党性修养不够,不明白自己坐在那里除了挣一份工资,还肩负着为民办事的使命。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当我们穿上那一身制服,坐在行政人员的岗位上,就应该时刻谨记民众的重托,谨记自身的使命,谨记党的宗旨。一个干部在岗位上为民工作的机会很难得,时间也很有限,如何让自己的一生更有价值,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严以律己,静以修身。

从宏观上来说,加强党性修养涉及到保持全党先进性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方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才能改进作风,建设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中国梦”。领导的作风问题,就是党群关系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在群众的眼里,我们就是“领导”。因此,在工作中要有工作品格,要有工作原则,要有群众意识。只有每一位党员干部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切实为民服务、取信于民,我们的党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群众所以依赖,为群众所拥护。

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三观”,也是我党执政的基础和源泉。唯有从心灵加以净化,从纪律上加以约束,从品格上加以提升,才能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保持我党执政的先进性,才能“本固邦宁,根深树茂。”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解理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