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毕业于公安大学的警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警官证,表示自己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警官证上要标注血型,那是为了受伤时抢救的需要。公安部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对该条微博进行了转发。北京警方的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对该条微博进行了神补刀:“还有一点,正面的警服正装照片也不让笑,因为很可能你牺牲的时候,那张照片要用作遗像。”
刚开始看到这条消息,我以为这是恶搞。在@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以及@平安北京浏览后发现,这不是恶搞,而是真实的微博。这几条微博,是多么痛的“科普”!
民警因公牺牲,总是令人伤痛不已。我特地搜索了相关数据。2010年至2014年,公安民警(含公安现役官兵)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民警因公牺牲2129人,因公负伤20741人。从年龄看,因公牺牲民警平均约45.5岁。其中,2014年因公牺牲393人,是近20年以来最少的一年。而2015年,全国公安民警和现役官兵牺牲438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6.3岁。这些牺牲的民警中,有的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有的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有的孩子才出生。而他们的音容笑貌已经永远定格。
从牺牲原因看,根据2010年至2014年的数字,因突发疾病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占总数一半以上,是民警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因意外交通事故造成因公牺牲,占26.3%;因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遭受暴力袭击),占5.2%;因抢险救灾牺牲占3.7%。从警种看,派出所、交巡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消防官兵牺牲居前五位。
数字是那么冰冷、残酷,映衬了这些牺牲民警的热血、挚诚。警官证正面照没有因为不让笑而显得冷漠,相反,让人们看到了背后的责任和悲壮。
祈盼因公负伤、牺牲的民警少些,再少些。感谢那些用生命诠释职业的民警。有你们坚守,你们的证件正面照笑或者不笑,我们都感到温暖。(千龙网评论员 倪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