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排队生二孩的新闻不时进入公众视野。有媒体报道,今年7月,西安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科二病区护士郭女士将自己怀孕二胎的消息告诉单位后被约谈:“要么辞职,要么放弃孩子”。郭女士称,从8月1日至今,科室再未给她排班,并将她6月和7月份的绩效奖金扣下。
单位约谈郭女士要求其“要么辞职,要么放弃生孩子”的做法,涉嫌违法。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粗暴的禁止女职工生二孩既不合法也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全面二孩政策推行后,女性从业者占比较高的单位,尤其是幼儿园、中小学、医疗护理等,均面临着女性扎堆生育的高峰。各地为保障女性生育权,纷纷延长产假时间,不少单位“产假式缺编”的情况愈加突出。一方面是保障女性合法生育权,另一方面是维护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两者矛盾如何化解?
为了充分照顾到职工合理合法的生育需求,一些学校临时聘请代课教师来缓解师资短缺现象。有的学校采用抽调学校内部其他在职教师进行支援的方式,但这又无形之中增加了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有的学校聘请已退休的教师重返讲台,但这也常常受到科目与年龄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这不是一个单靠单位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切实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加大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要化解女教师、女护士等女性职工扎堆生育对单位工作秩序的冲击,相关部门应适当留出部分机动编制,用人单位也要就整体职工年龄梯队与性别比例构成等进行合理规划,以完善职工结构。
国外也有类似情况,新妈妈同样面临失业风险。为了让员工兼顾工作和家庭,公司会和员工一对一确定弹性工作制,如只上上午班或下午班,每天几点到几点来上班,薪金按小时计算。其实,单位可借助软件,把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既不打乱正常工作秩序,又能让妈妈兼顾家庭。另外,政府也可以考虑给予补贴、免税等奖励政策,以减轻企业等用人单位雇佣女职工所负担的生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