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大学毕业生住桥洞是谁的悲哀

2016-11-28 19: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1月23日晚,合肥飘起了雪,三里庵街道梅山路社区在街上排查流浪人员时,在金寨路高架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年轻男子。多番劝说后,男子才住进了社区为他订的旅馆。男子小林(化名)自称2004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做过很多工作,2014年再次失业,租不起房子,自认为没脸见人,与家里断绝了联系,一个人在桥洞住了2年。

电视剧《蚁族的奋斗》中几个大学毕业生住在阁楼似的出租屋内,还要支起上下铺,他们自嘲为“蚁族”。虽然拥挤,能在大城市找到“蜗居”之地已属不易。还有人连几平米的房子都租不起,只能“天作被来地当床”过着流浪生活。谁能想到,这次“洞居”的主人公不是游手好闲的流浪汉,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

不知道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个新闻是什么心情。想到自己辛苦栽培的学生,在学校里朝气蓬勃的未来之星,步入社会后会一败涂地到“天地之大无容身之所”。老师们恐怕是最心疼、最心酸、最无奈的人了。

毕业生们走出校园时,哪一个不是踌躇满志,哪一个不是向往着开创自己的独立生活。却有无数例子告诉我们,有很多人被现实一次次无情击倒,直至再也站不起来。而这样的结果,我们追根溯源不难从小林身上找到问题。

没有合理规划和落脚点,就只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出了车站之后,身处异地,竟然毫无防备之心带着行李公然在公园入睡。证件丢失第一时间没有及时报备补办,被物品丢失的小事打击得开始流浪。丢了所有的证件和钱财,就真的无路可走了吗?有没有求助110?有没有想办法和家人联系?这些事情不幸,但是不足以成为自甘堕落的原因。

大学生们,如果在校园里呼风唤雨、意气风发,请不要把骄傲自大、无所畏惧的无知心态带进社会。考试满分不等于生存技能满满。一事无成不可悲,可悲的是自己看不清脚下的路。希望小林流浪记早点结局,希望教育的结局不再是人生悲剧。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吴雪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