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74条生命消失能否拧紧安全的思想阀门

2016-11-25 20:0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61125200203

11月24日江西省春市丰城发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截至24日22时,确认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数十条鲜活的生命被吞噬,数十个家庭支离破碎。在强调安全大于天的当下,安全事故为何屡禁不止?

是过去的教训不够惨痛吗?从2010年的静安大火到2011年的动车追尾,从2013年的青岛输油管道爆炸到2014年的上海外滩踩踏再到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次次不下于数十人的伤亡,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我们敲响安全警钟。单看2016年,全国就发生了23起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损失不可谓不惨痛。

是事后的追责不够严厉吗?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每次的安全事故,都会引发一查到底的追责,一批责任官员被摘掉“帽子”,以权谋私的更被移送司法机关;违规企业受到严厉惩处,严重的甚至被强制关停。但即便在如此严厉的问责与惩治下,安全事故仍不时发生。

是预防的措施不够完备吗?从政府角度来讲,安全检查的频率日益提高,检查措施日益加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施工设备日益先进,施工条件日益完善;从社会氛围来看,各种安生生产的知识广泛传播。对于安全事故,这种人祸远大于天灾的悲剧而言,仅有预防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时间不可倒流,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可逆。哪怕再多的救援,再严厉的追责,逝去的生命也无法挽回。所以,事后的补救也好,追责也罢,终究不是解决安全事故的根本之道。笔者认为,安全事故之所以屡禁不止,归根到底还是安全的思想认识地位不够高,“安全第一”还未成为至高无上的社会法则。

反思我们平日的生活与工作,是否对安全喊得多一些,做的少一些?是不是在安全与效率的比较上,留有“恻隐之心”?是不是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悄悄降低了安全的要求?

以往的悲剧,为我们提供了刻骨铭心的教训,给予了我们发现漏洞,亡羊补牢的宝贵机会,但如果我们在思想上不够重视,那么行动必将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再严密的安全措施,再严厉的问责机制,都无法保证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悲剧已经发生,排查隐患、依法追责都是当务之急。但如何确立安全至上的原则理念,拧紧安全的思想阀门,让悲剧不再上演,更应成为长久课题。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李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