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北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政策解读发布会在新闻出版大厦召开。图为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11月22日,《北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正式发布,该办法拓展了享受生活补贴福利的困难残疾人群体的范围,将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儿童等6类困难残疾人也纳入了补贴范围,这就标志着北京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困难残疾人群体生活补贴福利的全覆盖。
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面临困难,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的现象经常在残疾人家庭出现。给予残疾人一定的经济补贴,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也能充分体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现行的补贴对象仅是有低保家庭和失业且无稳定性收入的残疾人,新《办法》把非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残疾儿童等6类人群也纳入补贴范围,使北京地区的困难残疾人都能享受到经济补贴,真正实现全覆盖。在残疾人保障方面,北京为全国做出了榜样。
除了扩大补贴范围,补贴标准也有了提高。根据伤残等级和类别精准提高补贴标准,每人每月补贴320元或400元,让补贴发挥更大的作用。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还可以同时申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并不计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收入,充分体谅重度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显示,北京市有残疾人99.9万人,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有48.51万人。预计新《办法》将使17.08万困难残疾人享受到生活补贴,17.96万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年度资金投资高达13亿元。北京提高并扩大残疾人的补贴标准,让残疾人的生活更有盼头。
每个残疾人背后都有一段悲伤的故事,但悲伤之后重新面对人生也是一段励志故事。提高困难残疾人的补贴水平,不仅仅是保障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更体现出来自政府和全社会的关爱,旨在激发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信心,鼓励他们重新面对生活,发挥人生的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千龙网评论员 姜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