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对官员“老赖”除了曝光还应深究

2016-11-17 19:3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借款不还,法院判决后仍拒不还款,商洛市商州区安监局副局长吕某上了“老赖榜”。11月15日,商洛市商州区法院一次性曝光32名“老赖”,其中有8名公职人员,涉案金额占到总执行标的的一半以上。(11月17日《华商报》)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在加强诚信建设,重拳打击“老赖”,其中的一记“重拳”就是曝光失信人员名单。近日,商洛市商州区法院一次性曝光了32名“老赖”,其中竟然包括8名公职人员,而这8人中包括商州区安监局副局长吕某。其实,在我国其他地区也频频出现官员“老赖”的问题。

公职人员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个职业的属性就要求公职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严守诚信。如果公职人员不守诚信,不仅会毁了个人的声誉,更会抹黑政府形象,甚至影响政府公信力。吕某身为安监局副局长,却欠下288.6万元巨款不还,他在个人生活中不守诚信,那么在工作中,又能否真正为安全生产负起监督责任?他自述欠钱的原因是为朋友做担保,但是他竟然不知道朋友拿着这笔巨款做了什么,难道他做人做事如此缺乏考量?这样的干部在工作中又能否全面考虑问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官员“老赖”的身上除了有个人诚信问题,还可能包括工作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他们是公职人员队伍中的“老鼠屎”,理应被“清理”。笔者认为,对于官员“老赖”不能止于曝光,如果他们仍拒不执行判决,法院要严肃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及时将此情况通报给公职人员所在单位,使其受到相应处分。只有给公职人员的失信行为通上“高压电”,他们才不敢拿自己的诚信“开玩笑”。

官员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如果官员中不断出现“老赖”,社会诚信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让官员不敢再当“老赖”,让公职人员成为诚信的践行者、倡导者。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骆浩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