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16岁少年离家出走唤醒“升学压力”

2016-11-16 14:5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你可知:所有亲朋好友,都在盼你回家!人生谁无艰难?逃避不是办法。一切总要面对,道路就在脚下。男子汉,你就该担当!十六岁,早不是娃娃!你会明白:咫尺天涯只有一个家。父母养育恩重,从来不求报答。你笑,父母心如蜜,你哭,父母骨如刮。”这是近日一位父亲在网络中上传的一首盼儿归来诗。“已经过去6天了,还是没有一点儿音信。”邯郸市曲周县16岁少年曹小艺因为无法忍受升学压力,于11月8日上午离家出走,家人多方寻找至今无果。他的父亲曹先生因思儿心切专门写诗发在网上,祈盼孩子早日回家。(11月15日 中国青年网)

16岁的小艺是曲周县第四中学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11月8日早上,孩子情绪不太对劲,家人也没太在意。一直到下午6点多,孩子还没有回家。最后发现一张纸条上写着:“我走了,你们不要找我。”确定孩子已离家出走。因升学压力所造成的事故不仅仅是小艺一个,2009年河南南阳市西峡县高三女生小蓓因课业繁重、升学压力大从教学楼5楼跳下,而之前在2008年其同年级的一名男生猝死课堂。2010年东莞东华初级中学一名高一男生因学习压力过大从宿舍楼4楼坠下身亡。2015年大连市19岁男孩三次高考失败,成绩没出就跳楼自杀。2016年10月31日,邯郸市峰峰矿区两名小学生因成绩下滑离校出走,后被人发现藏匿在校外一间废弃房屋内。

升学压力所造成的学生伤亡事故屡见不鲜,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高喊为学生“减负”,然而“减负”历经了十几年,反而越减越重,如今孩子们除了要完成正常的在校课程外,假期的各种辅导班已经占据了孩子们的所有娱乐时间,试问各位教育学者、各位家长,如果你们的童年充斥着各种课业负担再加之繁重的假期培训班,你们的心理感受会如何?你们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假期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你们是否情愿承受沉重的升学压力?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本该天真无知的年华,却要经受巨大的升学压力,本应色彩斑斓的童年,却因繁重的课业负担变得黯然失色。我想教育部门要深刻反思,面对无数学子因升学压力频频出现事故,我们应该反思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如何将“减负”真正进行到底?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减负之路,从全国的“减负十条”,到地方的“八个严格”“六个不准”“四个禁止”等,从严控作业量、考试频率、在校时间,到针对违规行为提出严厉惩治措施,一些地区甚至使出了降低高考难度的“杀手锏”。但是,“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仍比比皆是,学生们的课业量依旧没减,反而导致假期补课如火如荼。有些家长坦言“我们也没办法,学生们都去上辅导班,不去上辅导班明显跟不上老师教学进度”,这说明家长们有时也是无奈之举。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升学压力,除了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外,主要在于落实,并引领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教育风气,诸如衡水一中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本不该成为教育的模板和典范,反而应该做适度调整。

面对升学压力出现的种种事故,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德育为导向培育高素质栋梁之才。中国的教育改革的确任重而道远,正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需要教育部门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作为一位新妈妈,我祈祷在未来我的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素质教育的温暖,快乐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阔步走在求学的路上。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俎媛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