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岗 摄 千龙网 发
11月12日,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发生事故,不幸牺牲,年仅30岁。在八一飞行表演队中,余旭代号“金孔雀”,是我国首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也是全国仅有的4名具备表演机飞行资格的女飞行员之一。
成为空军歼-10女飞行员到底有多难?
余旭的战友说,“培养一个女飞行员太难了。挑选苗子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余旭的同学们,飞了初教机,不一定飞得上高教机,飞了高教机,不一定飞得上战斗机,飞了战斗机,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飞上歼-10。直到最后,才会剩下几个苗子,那是最璀璨的钻石。”
200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首次招收歼击机女飞行学员。2009年4月,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正式编入作战部队。余旭就是其中一员。2012年7月29日,余旭驾驶歼-10战斗机轰然飞起、翩然落地,成为中国歼-10首批女飞行员之一,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目前我国能驾驶三代作战机的女飞行员仅有4名,余旭便是其中之一。
正式成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后,为检测抗眩晕的能力,余旭和其他学员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几分钟下来,个个脸色煞白,天旋地转,有的甚至呕吐不止。人还未站稳,教官便要求在2秒钟内准确地辨认自己上椅子时的位置。接下来便是3000米长跑、高强度的滚轮旋转、上千个俯卧起坐、S形绕杆跑等项目,接二连三地摆在面前。余旭多年后回忆时说,“累得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感觉整个身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余旭在工作日记里写道,“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我觉得做飞行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从事飞行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没有后悔过。”
歼击机超音速飞行,机动性能强,操作技术难度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英等几个国家培养了少数歼击机女飞行员。与男性相比,驾驶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飞行员一上飞机,作为战斗主体来说,对手不知道是男是女,炮弹和导弹都分不出男女来。因此,余旭这样的女飞行员上了飞机,就是把自己当成战斗员,而战斗员忽略了男女之别。余旭曾经用“天上女汉子,地下女孩子”来形容自己。
这群铿锵玫瑰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祖国蓝天,守护祖国和人民,无怨无悔。
失去余旭到底有多痛?
12日得知女儿牺牲的消息,余旭父母抵达天津,执意住进空勤宿舍楼,睡在女儿生前睡的床上,闻着女儿的味道,感觉女儿的存在。俩老通宵未眠,除了哭,还是哭。
余旭的外公外婆听闻挚爱外孙女噩耗,痛苦失声。由于年事已高,二老只是通过电视看过孙女表演,却从未到过现场,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余旭的战友含泪写下《云中,有一朵永恒的玫瑰》。“曾经,你浅浅的笑轻盈的美;今后,你深深的爱自由的飞!”
12日深夜11点半,空军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余旭的视频纪念她,并在配文中写下八个字:“深表痛惜!深表哀悼!”中国空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飞行员。
这朵空中玫瑰到底有多美?
余旭被称为“金孔雀”。2005年,她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在入学当年的中秋晚会上,余旭曾表演了一支孔雀舞,同学们从此记住了这位“金孔雀”。此后,余旭在学校内部多个演出中表演过孔雀舞,每次都受到好评,收获掌声。
那一刻,帅炸天!2014年11月11日,珠海航展。伴随着巨大的引擎轰鸣声,6架红、蓝、白三色涂装的歼-10表演机分别以单机、双机、三机编队依次拔地而起,直入云霄。俯冲、盘旋、开花、滚转、筋斗……20余分钟的表演,衔接紧凑、干净利索。当战机落地,飞行员摘掉头盔、取下墨镜,观众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两位女性——飞行员余旭和陶佳莉。
余旭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依然是11月的珠海航展,和八一飞行表演队成员进行为期一周的特技表演。俯冲、盘旋、开花、滚转、筋斗……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节目”在珠海航展一开场,就收获全场惊呼。六架歼-10编队动作整齐划一,队形浑然一体。
余旭曾在日记里写到:“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余旭的书签永久地停留在30岁这页上。而40万余旭们依旧在飞翔的路上,共筑空军梦。致敬余旭,致敬空中雄鹰们。(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