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雾霾传输1600公里"元凶"是各自为政

2016-11-11 15:3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61111164855

11月2日至6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发布消息称,此次东北、华东地区大范围的污染过程,始于11月3—4日黑龙江的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重污染主要源于当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对此,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刘元海表示,判断这团雾霾传输1600多公里影响华东缺少必要的科学依据。(11月11日《科技日报》)

虽然对于近期北方大范围雾霾来源环保部与黑龙江省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导致,其中辽宁省环保部门对重霾主因的官方解释就包括燃煤污染、污染传输、静稳天气三种因素。

环保部认为雾霾源来自黑龙江省,黑龙江当地环保监测部门之所感到委屈,就是因为他们认为黑龙江省的环保工作已经很到位,只承认秸秆燃烧是造成黑龙江污染的原因之一,但不认为这团雾霾能够传输1600多公里污染其他地区,并表示今年黑龙江省狠抓燃煤企业改造。据黑龙江省环保厅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完成电力企业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改造已达到八成以上。另外黑龙江省20万千瓦以上机组都进行了脱硝设施改造,未进行脱硝改造的小机组大部分是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低排放锅炉;所有机组均有除尘设施。

环保部与黑龙江省各自立场不同,认定污染成因的标准存在差异,因此造成雾霾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各方的说法都难以服众。虽然黑龙江省的重污染气团是否能够经长距离传输尚有争议,但是黑龙江环保职能部门承认当地的秸秆焚烧造成了当地环境污染。然而,相邻地区环境状况相互影响却是客观规律,只是影响的范围程度会存在争议。在大气环流的影响下,不同的污染气团会跨行政区流动,不同的污染物还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加重大气污染程度。这就会出现,相邻的行政区各自环保数据都不超标,忽然一阵风就可能导致各自监测数据爆表,大气污染形成的客观性因素决定了环境保护尤其是涉及流动性自然资源的保护,各地区不能各自为政,只扫门前雪。

综合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要求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大气污染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监测治理。黑龙江省环保职能部门与其同环保部争论雾霾源,不如切实解决好秸秆焚烧问题,并持续做好燃煤取暖、废气排放等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同行政区应该改变大气污染发生后相互指责的习惯性思维,应该在统一指挥协调下,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大气污染。相互推卸责任不可能保护好蓝天白云,大气污染更不可能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不扩散、不流动。

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就决定任何行政区都不会始终处于上风向,也会有处于下风的时候,处于上风时洋洋得意、处于下风时则怨天尤人,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效就变成一切看风向、一切靠运气,那么治雾霾也就只能等风来。笔者认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大气污染治理思维,才是雾霾天气频繁来袭的真正“元凶”。(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刘勋)

新闻细读>>>雾霾让黑龙江“背锅”?监测数据说了算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刘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