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雾霾跨越千里莫拿距离作虎皮

2016-11-11 15:2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61111164628

11月2日至6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发布消息称,重污染主要源于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对此,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刘元海表示,判断这团雾霾传输1600多公里影响华东缺少必要的科学依据。(11月11日《科技日报》)

针对环保部给出的结论,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刘元海提出了质疑和反驳。乍看这个结论,笔者像网友调侃“雾霾穿越大半个中国去污染你”一样感到诧异。然而,从科学角度看,环保部的结论并非妄加揣测、空穴来风。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空气中浮颗粒物特别是PM2.5含量超标被认为是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消除主要有湿沉降(下雨)、干沉降(附着陆地和水面)和扩散(风)。其中PM2.5具有颗粒小、传输距离远的特点,更容易受到外界扰动而悬浮在空气中而不会轻易沉积到地面。

去年12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观测台”曾发布过中国卫星图片,大片雾霾从北京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在关中平原尤其严重。Terra 和 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也曾描述过亚洲和其他大陆产生的污染物相互融合并扩散到全球的过程。其中,中印上空的白色烟雾朝着太平洋方向飘去,形成一条印度——中国京津冀的雾霾带。

此次东北、华北和华东大范围雾霾天气,环保部专家组给出了原因分析和传输路径: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其中黑龙江省以580个火点数稳居第一。5日下午,受东北方向气流影响,污染气团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续传输,经长春、沈阳至大连一线,跨过渤海湾到达山东半岛,并在6日上午影响到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区。

刘元海站长仅仅因为传输距离远、传输过程不是封闭管道两点原因,就否定了环保部的结论,未免有点拿距离当虎皮的味道。

实际上沉降和远距离输送是雾霾消除的两种主要方式。当空气中出现逆温层时,空气就像锅盖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然后随着风向呈水平方向漂浮,弥漫四方。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中,一半以上与逆温层的影响有关。

综上所述,环保部对此轮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重雾霾天气原因的分析,综合了卫片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控数据、气流及风向等因数,具有科学道理。刘元海站长对传输距离的质疑、对封闭管道传输的反驳,缺乏相关科学依据。

“十面霾伏,自强不吸”。雾霾跨越千里去污染,绝非是网友调侃的笑谈,它警醒了所有中国人——治理大气污染决不能各自为政,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需要各省市区树立全局观念,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打造“中国蓝”。(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桂全宝)

新闻细读>>>雾霾让黑龙江“背锅”?监测数据说了算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桂全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