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投毒饵保护生态”折射常识贫乏

2016-11-07 15: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为禁止放牧,在禁牧区内投放毒饵,部分网友认为,这种做法过于“粗暴”。涞水县林业局禁牧办相关负责人解释,投毒的目的是为防止鼠、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非针对牧民。专家认为,投毒可能会危害到其他野生动物,影响地区生态平衡。(11月7日《新京报》)

也许禁牧区鼠害、兔害严重,需要采取措施干预,也许政府的禁牧措施不得力,办法不灵,禁令成了“纸老虎”,于是就有人为了达到最直观的效果,便打着“除鼠害、兔害”的旗号在禁牧区投放毒饵,实际不排除有人想来个“一箭双雕”,既除鼠害、兔害,又能吓退牧民,至少达到了这样的实际效果,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有网友质疑涞水县林业局的做法过于“粗暴”。

其实,比投放毒饵过于“粗暴”更令人担忧的是保护生态的政府部门不懂环保常识,以保护生态的名义带头破坏生态。所谓生态,是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保护生态就是维护环境的自然状态,维护生态平衡,不能人为破坏。涞水县林业局禁牧办在生态区投放毒饵,虽然可以“除害”,但同时也带来生态破坏。

比如,涞水县林业局禁牧办在龙门乡、赵各庄镇、九龙镇等3个乡镇禁牧区投放毒饵4200斤,堪称“遍地是毒”,直接污染3个乡镇的禁牧区的土壤环境、水生态水环境等,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同时,这些毒饵还会被其他动物误食,以及中毒的老鼠、兔子可能被蛇、老鹰等动物误食,依此类推,此举无法排除对整个生态造成破坏,而且,破坏的后果无法估计。

作为保护生态的部门,居然犯这种低级错误,既令人震惊,也令人痛心。这说明保护生态不能只是有良好的初衷,更要注意方法。透过“投放毒饵保护生态”的荒唐想法和措施,不仅说明执法部门“粗暴”,更折射作出这一决策的相关负责人严重缺乏保护生态的常识,属于严重的“拍脑袋”决策。

保护生态是一庄非常严肃的事,因为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生态必须要有生态系统思维逻辑,要掌握基本的生态常识,制定或出台保护措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符合生态科学,而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不能率性而为,顾此失彼,涞水县采取“投毒饵保护生态”的做法恰恰就是这样的结局,令人无语。

当然,些举对禁牧的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牧民担心毒饵会毒死羊,从此不敢踏入投毒区半步,但是,投放毒饵对禁牧区的生态的隐形破坏非常大,同时,此举也伤害牧民的心,美妙的“一箭双雕”的计谋反而成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歪招,这个教训不能不吸取,对相关责任人也不能不闻不问。(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犁一平

新闻细读:河北涞水封山禁牧投放毒饵,林业局称投放毒饵为防止鼠害兔害,但毒饵已造成牧羊死亡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犁一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