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企业人本理念错位比工资指导线下滑更可怕

2016-11-07 15:3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现在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我们的经济增速由原来的10%下降到6.7%,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资指导线指导劳资双方合理协商合理安排工资增长也必然需要下调。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表示,企业工资指导线下降,只是意味着工资涨势不再那么强劲。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应大力为企业减税减负,以增强企业涨工资的空间和动力。(11月7日《新华文报》)

对于15省份已经公布的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所呈现的下滑态势,绝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因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及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工资指导线不能背离社会经济增长的走向。不过,正如前些年份每每公布年度工资指导线时的情形一样,许多企业职工对此表现依旧漠然,在他们心目中政策性的规定距离现实千山万水,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不知何年何月。

缘何广大企业职工对工资指导线这条“标准线”并不感冒?作为政府层面调控和指导企业工资水平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企业工资指导线兼具“控上保下”的双重功能。“控上”顾名思义即控制上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这点在国企身上体现较为突出,人们对它的作用发挥也基本认同。 “保下”也即保住下线,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允许其在工资指导线适用年度内零增长或负增长,人们对它却十分没底。

毕竟,企业工资指导线并非强制条款,况且一般企业又都能遵守国家有关最低工资的相关规定,所以企业即便不提薪乃至降薪都被看做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殊不知,最低工资与工资指导线下线之间的差距才是企业员工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老板们最容易打马虎眼的地方。

企业员工尤其是民营企业员工,对自己的薪酬前景并不看好。虽然各个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在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然而它们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以人为本”,原因在于这个“人”往往是老板本人,并不是三人合在一起的“众”,老板的薪酬观掌控全局,他的薪酬思维影响公司薪酬体系的脉络和方向,至于工资指导线和集体协商工资制只是两个华美的摆设。

同样,作为许多企业都在大力宣传的“共建共享”文化也大都存在跑偏的迹象,因为于企业而言,员工可以“共建”却很难“共享”,表现在许多企业里便是“穷了员工,富了领导”。甚至,在一些股份制公司乃至上市公司当中,员工的工资水平也并无想象中的美好,逐年的递增规定和持续性的激励机制很多时候只画在蓝图上,高管们的年终奖励是员工们的数十乃至上百倍,而员工们的工资却占了其收入的绝大部分。

许多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描述里并不吝啬用上“奉献社会、富裕员工”的字眼,然而“爱于心”更应“践于行”。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因工资报酬导致的人才流失率约为60%,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时刻心里装着员工,并时刻抱有看齐和超越工资指导线的信念,唯有如此“以人为本”理念才不会错位,拧成一股绳的员工们才会带着企业走出低谷,并给企业书写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杨忠信)

新闻细读:多省份企业工资指导线下滑,并非意味着工资进入负增长,只是工资涨幅较以往有所减少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杨忠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