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山货卖不出,现在特色产品不够卖,你说互联网神不神!”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新桥村农民白春花开心地说。(2016年11月06日 人民日报)
有句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只有路好了,才能有利于农产品走出去,有利于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传进来。随着互联网悄然融入农村的生活中,网聊、红包等被群众所熟悉的交流方式更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前景。
靠市场宣传农产品、出售农产品的缺陷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加明显,区域有限,人流量有限,产品的对比度有限,信息落后产生的产品滞销,都是传统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难题,让农产品的销售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才能有利于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提升上去,农民搭乘信息化的快车,走互联网+农业的路子,拓宽了销售的渠道,也打开了农产品更广阔的网络市场。
农民守着好产品买不出去一直是农产品变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关系群众利益的最后一公里,“互联网+农业”让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不仅仅让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大山,也让农产品的价值有了更大的提升,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互联网+农业”破开的是一种固化思维,走出的一条农业转型之路,不但激发了农业农村的内生动力,更有效地统筹了线上线下的农业发展,让农民富的愿景能够从梦想照进现实。
“网货下乡”和“农产品出山”双向流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但只有真正地让“互联网+农业”为群众带来便利和好处,才能为农村电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地让农村电商促农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