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联网黑色与灰色产业相互交织,在网上滋生了大量的诈骗、制假售假、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互联网黑灰产业从业人员已超40万,产业规模据估过千亿元。今年2月,绍兴市公安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签订协议,利用“互联网+”模式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至9月底,绍兴刑拘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嫌疑人109人。10月27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作出批示,要求“总结经验,为全国提供借鉴”。(11月4日《南方都市报》)
绍兴市公安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利用“互联网+”模式,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可谓是一次反诈骗的“流程革命”。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的当下,要充分保障公民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反诈骗就要不断进行“流程革命”。这是基于情势所迫——电信网络诈骗形势愈发严峻,诈骗形态多种多样,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产业链条变长,涉案金额也在扩大,严重袭扰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而传统的单点单部门围剿与打击,已显得有些落后与力不从心,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强劲的合力。
在互联网时代反诈骗,也需要成立警企合作之类的“特种部队”。我们更要看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已在不断“升级”,从撒网式诈骗发展到精准诈骗,从低级诈骗发展到高科技诈骗,从单兵作战发展到集团化诈骗,且呈现出跨区域性、非接触性、虚拟运作等特征。而受骗者的防范技能却远远没有或不能跟上,此时,如果单纯依靠警方的力量反诈骗,其技术手段也没有或不能及时跟上,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难度大,甚至可能鞭长莫及。所以他们常常陷入破案难、取证难、追赃难的困境,深感“吃力不讨好”。
而像阿里这样的企业与警方联手,就给反诈骗插上了“互联网翅膀”。知名电商企业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数据,在警方展开侦查时,可以帮助警方进行数据分析、扩展研判、证据收集,其自身的安全体系也会主动监控诈骗风险。如在一年一度的“双11大促”活动中,阿里特有的“安全大脑”可以从每天百亿级的交易中,实时发现如盗号、交易欺诈,信息泄露、恶意行为等风险,在淘宝上下单,仅需几十毫秒,阿里“安全大脑”就能做到上百项安全检测。可见,警企合作已使反诈骗由传统的静态防守向高频动态对抗转变。
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基于此,反诈骗需要更多的警企合作与“流程革命”。安全,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业务发展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基石,也是互联网助推商业转型的基本保证,更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家企业、每个单位、每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反诈骗的“流程”,打造立体化、多维度的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让那个披着黑色斗篷的“诈骗魔影”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