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明厨亮灶”不是食品安全“必杀器”

2016-11-02 14:2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记者从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技术,河南推动“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目前已有3000多家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实现食品加工和后厨环境的“网上直播”,由此走出一条食品安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的路子。(11月2日《北京娱乐信报》)

“明厨亮灶”是指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采用视频技术、透明展示、厨房开放活动和阳光公示等方式,公开厨房环境、加工过程、清洗消毒、食品原料储存状态等的行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饭店的厨房向来是“闲人免进”的重地,而今在“互联网+”时代 ,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技术,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无疑是将饭店以往的“私人领地”变成了公共厨房,而且还将食品加工和后厨环境进行“网上直播”,对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倒逼饭店经营者强化安全意识大有裨益。

河南推动“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目前已有3000多家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实现食品加工和后厨环境的“网上直播”,这不是首创,更不是孤例。比如:11月1日的《文汇报》上也刊文,介绍上海市虹口区开展“明厨亮灶”工程,让餐厅直播“秀”厨房的新闻等,可见推动“明厨亮灶”工程,让更多的饭店后厨成为“网红”已经是大势所趋,也应该是食品安全“重整河山”、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的便捷路径。

“民以食为天”,媒体一而再、再而三曝光的“黑厨房”、“黑料理”让公众对饭店的食品安全失去信心。消费者品尝到的是饭店的终端产品,缺乏一种过程参与和监督。如今消费者到各饭店就餐,不仅可以在网上观赏“明厨亮灶”的直播,还能查到餐桌上每样食材的“前世今生”,这无疑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一颗定心丸。

“明厨亮灶”进行“网上直播”,对于饭店经营者来说,更是一次提升自我形象、打造品牌的机会。这在之前上海等地已有成功模板。一些厨师在不经意间成了“网红”,既提高了饭店的知名度,也给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毋庸置疑,“明厨亮灶”进行“网上直播”走出一条食品安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的路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压力。但“明厨亮灶”毕竟也不是“必杀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因为实施了“明厨亮灶”的“网上直播”就一劳永逸,而是要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继续强化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落实,强化责任的落实和执法的强度、密度,让蝇营狗苟者依法付出代价,最大限度呵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客观而言,“明厨亮灶”进行“网上直播”是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但寄希望于“网上直播”完全实现食品安全的海晏河清,是懒政思维。关键还是要食品安全执法者有位有为,经营者强化自律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全方位参与,“三位一体”共同发力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樊树林

新闻细读:家餐厅网上直播“秀”厨房 “明厨亮灶”让“舌尖安全”看得见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樊树林

猜你喜欢